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的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新涛

作者: 王新涛;杨青;李保叶;代资举;郝俊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穗三叶;叶长;叶面积;QTL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15-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叶长和叶面积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为解析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的遗传机制,以郑58和D863F及其杂交构建的241个RIL家系为材料,在2018,2019年春播和夏播环境下分别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在RIL群体中表现出连续变异,呈正态分布,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性状间呈极显著相关,且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8.04%,88.45%,87.86%,85.04%,85.27%和85.73%。2 a共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叶长的QTL 14个,控制叶面积的QTL 9个,分布于玉米的第1,2,4,5,6,8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表型贡献率为5.84%~17.81%。在春、夏播环境下同时检测到控制叶长的QTL 3个(qFirLL1-2、qFirLL5-1和qSecLL1-2),叶面积QTL 2个(qFirLA2-1和qSecLA2-1),其余位点只能在春播或夏播环境下被单独检测到。在第2染色体(bnlg1316~bnlg1141)和第5染色体(umc1591~umc2298)区间内同时检测到影响穗下叶叶长、穗位叶叶长、穗上叶叶长、穗下叶叶面积、穗位叶叶面积和穗上叶叶面积等6个性状的QTL,贡献率为6.42%~17.81%,为主效QTL位点;这2个标记区间是调控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的重要区段,可能包含调控叶片性状的关键基因。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叶形相关性状的Meta-QTL及候选基因分析. 郭书磊,张君,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燕树锋,卢彩霞,傅晓雷,陈娜娜,库丽霞,铁双贵. 2018

[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叶面积测定. 孙玉婷,杨红云,王映龙,周琼,孙爱珍,杨文姬. 2018

[3]巴西香蕉叶面积与叶片形态特征关系的定量分析. 刘永霞,周兆禧,唐粉玲,何应对,曹红鑫,王必尊,臧小平,韩丽娜,李昌鹏. 2013

[4]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叶面积测定. 孙玉婷,杨红云,王映龙,周琼,孙爱珍,杨文姬. 2018

[5]玉米不同叶位叶面积的QTL定位. 安允权,张君,席章营,李明娜,李沛. 2016

[6]玉米叶宽的遗传效应分析. 李丽华,魏昕,孟鑫,林海建,樊庆琦,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张新,王振华. 2022

[7]利用RNA-Seq发掘玉米叶片形态建成相关的调控基因. 郭书磊,鲁晓民,齐建双,魏良明,张新,韩小花,岳润清,王振华,铁双贵,陈彦惠. 2020

[8]黄瓜叶面积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吴鹏,秦智伟,夏媛,周秀艳,武涛. 2009

[9]EM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立,欧阳西荣. 2012

[10]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生长中心"和"供长中心叶"的探讨. 任其云. 1975

[11]玉米自交系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 李少昆,赵明,郭小强,尚有军,王树安,王美云. 1999

[12]不同耕层构造对玉米叶面积和SPAD值的影响. 郑洪兵,齐华,刘武仁,郑金玉,罗洋,李瑞平,李伟堂. 2014

[13]基于数字图像的玉米叶面积测量方法研究. 马彦平,白由路,高祥照,卢艳丽,杜君. 2009

[14]基于图像二值化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提取方法. 王奎,冯建中,白林燕,林孝松,赵燕,冉启云. 2015

[15]干旱条件下玉米叶面积变化及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杨国虎,李建生,罗湘宁,王承莲. 2005

[16]高产玉米杂交种选择指标的研究. 韩志景,王殿昌,王奎生,崔良国. 1998

[17]图像处理技术在玉米叶面积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宋英博,郭伟,张洪权,孟凡祥,王囡囡,李于. 2015

[18]沈综玉米群体植株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杨彦忠,杜鸣銮. 2010

[19]玉米间套作物群体的研究. 朱金庆,徐明时,褚田芬,叶凤鸣. 1992

[20]基于B样条曲线的水稻叶片几何参数测量系统. 路艳,杨红云,周琼,孙玉婷,殷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