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缓爱德华氏菌检验程序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葛艳

作者: 葛艳;陈怀青;陆承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致病因子;检验程序

期刊名称: 中国动物检疫

ISSN: 1005-944X

年卷期: 1999 年 03 期

页码: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迟缓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rada,Et)的细菌学及致病因子检测,确定了相应检测指标,制定了检验程序。对不同来源的Et作分离及生化鉴定,确定10项生化鉴定指标。用三种方法即平板法(PlateAssay,PA)、接触法(ContactHemolysis,CH)和上清法(SunernatantAs-say,SA)检测Et溶血素,阳性率依次为75%、75%、57.14%。28株Et中,18/26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Products,ECP)对HEP-2细胞有细胞毒性,17/28菌株有侵袭力。用ATCC15947株ECP的抗血清进行Det-ELISA,检测阳性率为19/26(73.08%)。

分类号: S852.6

  • 相关文献

[1]农产品出口机遇国别报告之五日本篇商机依然警惕壁垒. 薛桂霞. 2005

[2]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3]迟缓爱德华菌菌蜕疫苗对罗非鱼注射和口服免疫的效果分析. 付天增,郝金婷,李宁求,闫茂仓,李煜,吴佳燕,王雪鹏. 2016

[4]6种中草药对2株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比较. 刘克奉. 2013

[5]口服免疫灭活菌苗对锦鲤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董少杰,梁拥军,孙向军,杨广,任艳. 2010

[6]中华鳖白底板病病原的分析. 沈锦玉,潘晓艺,余旭平,尹文林,曹铮,吴颖蕾. 2007

[7]两种多糖作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灭活疫苗佐剂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免疫保护效果. 隋虎辰,谢国驷,边慧慧,王秀华,张晓华,黄倢. 2012

[8]牙鲆rnd1基因克隆、表达模式及与抗病力的关系. 张子威,王磊,李开敏,卢昇,郑卫卫,陈松林. 2023

[9]牙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郑卫卫,陈松林,李泽宇,位战飞,高进,李仰真,刘洋,田永胜,刘寿堂. 2016

[10]牙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家系的继代选育与早期速生家系筛选. 李泽宇,陈松林,郭华,王磊,王倩,李仰真,杨英明,刘寿堂,孙德强,李文升,王晓梅. 2018

[11]养殖鳜鱼出血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吕圆圆,周凯,房文红,匡俊宇,赵姝,马丽艳,王元,陈寿旭,高桂明,谢志强,周俊芳. 2023

[12]斑马鱼迟缓爱德华氏菌的鉴定、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 刘春,李凯彬,王庆,任燕,石存斌,吴淑勤. 2013

[13]我国华东与华南地区养殖鱼类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的多样性分析. 李素一,池洪树,陈斌,张晓佩,许斌福. 2024

[14]同步检测海水养殖动物5种病原菌的扩增子拯救多重PCR(Arm-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耿伟光,史成银,李晋,黄健,王秀华,谢国驷. 2013

[15]日本鳗鲡混合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与创伤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余露军,李宁求,刘礼辉,付小哲,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 2009

[16]鳗鲡迟缓爱德华氏菌偶联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潘鸿洧,石存斌,赵毅,刘坡,吴淑勤. 2010

[17]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杨春志,王秀华,黄倢. 2008

[18]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牙鲆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孙何军,陈松林,郑卫卫,马佳璐,王文文,田永胜,邓寒,陈红林,高进. 2015

[19]鳗源迟缓爱德华氏菌菌蜕的构建及制备条件优化. 李宁求,余露军,付小哲,刘礼辉,林强,常藕琴,石存斌,黄志斌,吴淑勤. 2012

[20]牙鲆精氨酸酶Ⅱ基因的克隆以及免疫应答表达分析. 马慧鑫,王磊,汪林庆,周茜,陈松林.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