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RCW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欣

作者: 袁欣;符真珠;王利民;张晶;董晓宇;张泰然;高杰;蒋卉;王慧娟;李艳敏;张和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录因子;基因功能;矮牵牛;呈色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40-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花色是植物的重要性状,其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进一步解析矮牵牛花瓣呈色的分子机制,我们以生物信息分析、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分析、基因沉默等技术,在矮牵牛中克隆和鉴定了一个影响花瓣呈色的基因RCW。不同矮牵牛组织中进行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雄蕊、雌蕊、花瓣、叶片、根、茎、萼片中都表达,但是在花瓣中的表达随着花瓣发育逐渐增强;并且受到AN1、AN11、PH3等转录因子的调控。在矮牵牛品种M1×V30中进行RNAi沉默RCW基因的表达,其花瓣中的pH值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花瓣呈现更深的紫色。对RCW编码的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其位于内质网、高尔基的膜系统上,表明其可能参与pH相关蛋白的转运过程。因此,RCW基因在矮牵牛花瓣细胞中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参与pH相关蛋白的转运,调控花瓣液泡中的pH环境,从而影响花瓣的呈色过程。本研究为全面揭示矮牵牛花瓣呈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今后通过分子育种手段改变植物花色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呈色机制不同的桃叶片花色素苷积累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 王小青,韩键,文杨,姜卫兵,房经贵,张斌斌,马瑞娟. 2016

[2]矮牵牛BBX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对不同光质的表达响应. 符真珠,蒋卉,王锐,王慧娟,李艳敏,徐梦岚,晁亚琮,董晓宇,高杰,王利民,张和臣. 2021

[3]玫瑰茄红色素在金属盐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王丽霞,肖丽霞,吴志玲,范伶颖,陆烝. 2022

[4]葡萄间作模式对茶树新梢品质及呈色的影响. 李露露,姚键梅,尹荣秀,蒲璐璐,文洁,周富裕. 2022

[5]玉米籽粒呈色机理初探. 冯汉宇,仇天雷,魏建华,张殿朋,陈刚. 2019

[6]夏季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蔗糖混合液对红叶桃叶片呈色的影响. 韩键,骆晓梦,张斌斌,翁忙玲,化香平,姜卫兵. 2012

[7]蓝藻沼液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佘旭东,刘凤军,宋英,沈明星. 2013

[8]不同基因型矮牵牛高频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吕晋慧,王玄,王媛,杨明霞. 2011

[9]主成分分析法在矮牵牛种苗质量评价上的应用. 刘洪见,郑坚,张旭乐,陈义增,钱仁卷,张庆良,章莉莉. 2017

[10]矮牵牛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鲁娇娇,陶承光,王平. 2009

[11]矮牵牛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 鲁娇娇,张青,王平,侯超. 2013

[12]F3′5′H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矮牵牛遗传转化. 司爱君,祝建波,李吉莲,邓福军. 2008

[13]矮牵牛花药培养的研究. 庞海峰,王平,姜策. 2007

[14]矮牵牛同源多倍体诱导及其初期表型差异分析. 蒋卉,袁欣,冯乃馨,张晶,李艳敏,符真珠,高杰,董晓宇,王慧娟,王利民,张和臣. 2019

[15]土壤水分调控对矮牵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白艳荣,蒋亚莲. 2019

[16]矮牵牛F3'5'H基因在花瓣呈色中的作用解析. 符真珠,王锐,张泰然,王慧娟,高杰,李艳敏,蒋卉,王利民,袁欣,李彦邦,张和臣. 2021

[17]盆栽矮牵牛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杨正涛,刘东升,郝亮,马征,董晓霞,郑福丽,别庆福,张柏松,徐兴振. 2020

[18]转查耳酮合酶基因矮牵牛共抑制的研究. 李艳,惠有为,张仲凯,黄兴奇,李毅. 2001

[19]矮牵牛查尔酮黄烷酮异构酶(chi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测序. 范惠琴,姚泉洪,黄晓敏,彭日荷. 1998

[20]上海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病毒病的毒源鉴定. 周正来,袁贤溶,汪树俊,蒋震同.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