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群落碳氮计量学的影响(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豪睿

作者: 张豪睿;秦基伟;付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当雄县;高寒草地;开顶式增温箱;碳氮计量学

期刊名称: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ISSN: 1674-764X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315-3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低温是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限制因子。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三个海拔(4300 m、4500 m、4700 m)上的模拟增温实验平台(开顶式增温箱,open top chambers,OTC),观测了2011年8–9月和2012年8月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群落地上和地下碳氮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模拟增温显著增加了21.4%的2011年9月4500 m的群落地上氮含量,显著降低了3.9%的2012年8月4300 m的群落地上碳含量,而对其他情况下的群落碳氮计量学特征无显著影响;模拟增温显著增加了5.5%的2011年8月4500 m的群落地下碳含量,显著增加了28.0%的2011年9月4300 m的群落地下碳氮比,显著降低了15.7%的2011年9月4700 m的群落地下氮含量,显著降低了34.3%的2012年8月4700 m的群落地下碳含量,显著降低了37.9%的2012年8月4700m的群落地下碳氮比,而对其他情况下的群落碳氮计量学特征无显著影响。因此,模拟增温对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月份的群落碳氮计量学的影响不一致,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碳氮计量学的主要因子。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西藏当雄县暖圈牧草种植模式构建及效益分析. 孙全平,巴桑旺堆,秦基伟,索朗措姆,杨素涛. 2018

[2]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马弘财,王冬经,元振杰,石斌,曾江勇,德吉. 2021

[3]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磷的分布特征. 杨成德,陈秀蓉,龙瑞军,徐长林,薛莉. 2009

[4]玛曲高寒草地土壤养分对不同利用方式的响应. 邹丽娜,周志宇,颜淑云,秦彧. 2009

[5]鼢鼠破坏对天祝高寒草地土壤营养的影响. 赵云,张鹤山,张德罡. 2009

[6]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不同灌木根际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陶晓慧,张丽静,张洪荣,刘雪云,周志宇,杜明新,卢鑫. 2011

[7]玛曲高寒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特征. 颜淑云,周志宇,秦彧,邹丽娜. 2010

[8]温度变化对高寒草地牧鸡行为影响初探. 刘志云,孙涛,袁丰,程晓月. 2011

[9]藏北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机制与方案. 刘兴元,龙瑞军. 2013

[10]Pa、SPI和SPEI干旱指数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地干旱的响应比较. 赵新来,李文龙,Xulin Guo,余翠,赵玉婷,许静. 2017

[11]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型牧草返青期土壤碳分布特征. 杨成德,陈秀蓉,龙瑞军,薛莉,张振粉. 2009

[12]高寒草地放牧管理最优控制模式. 李文龙,苏敏,李自珍. 2008

[13]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氮的分布特征. 杨成德,陈秀蓉,龙瑞军,满元荣,张俊忠. 2010

[14]高寒草地植物生态位适宜度与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关系及其对放牧的响应. 李文龙,张彦宇,李自珍,杜国祯,黄磊. 2007

[15]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互作机制. 刘兴元,龙瑞军,尚占环. 2012

[16]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牧草返青期土壤酶活性特征. 杨成德,陈秀蓉,龙瑞军,满元荣,张振粉,张俊忠. 2010

[17]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季节性动态特征.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徐长林,薛莉. 2011

[18]青藏高原筑路取土迹地恢复植物群落与土壤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雒明伟,毛亮,李倩倩,赵旭,肖玉,贾婷婷,郭正刚. 2015

[19]2,4-D丁酯对轮叶马先蒿的防除效果及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张晓艳,胡玉昆,姬承东,郭正刚,公延明. 2009

[20]玉树高寒草甸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特征. 马红梅,邵新庆,张建全,钟梦莹,柴琦,余群,魏佳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