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骨干自交系H1710的选育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健英

作者: 冯健英;王荣焕;许洛;王绍新;李中建;王宝宝;郑书海;陈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骨干自交系;H1710;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32 卷 005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H1710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抗、广适、高配合力优良骨干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以黄改系Z1(来源于昌7-2×Lx9801×5237小群体)为基础,同含有热带种质的T12(来源于掖478×178二环系)杂交后回交,再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经田间表型精准鉴定评价及56K SNP芯片分析,结果表明,H1710具有遗传基础丰富、熟期中晚、高抗倒伏、花期耐高温、高抗茎腐、叶色浓绿、花粉量充足及高配合力等优点。确立以“X系×H1710”为主的杂交组配模式,利用该骨干自交系育成和通过审定玉米杂交种8个。该自交系于2019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已在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和河北省玉米种业创新团队中共享并得到广泛应用。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周玉乾,杨彦忠,周文期,连晓荣,张彦军,王兴荣,寇思荣,何海军,刘忠祥,王晓娟. 2020

[2]玉米骨干自交系对除草剂苯磺隆和甲咪唑烟酸的敏感性差异. 刘才,王作平,杨梦婷,张中保,邹华文,吴忠义. 2019

[3]玉米自交系耐盐碱性鉴定研究初探. 肖万欣,王延波,赵海岩,刘晶,常程,张书萍,徐亮,赵勐. 2014

[4]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数量及骨干自交系的应用分析. 孙琦,李文才,张发军,于彦丽,张庆伟,窦圣强,孟昭东. 2014

[5]玉米骨干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茎腐病抗性鉴定. 郭江岸,冯勇,赵瑞霞,韩宇婷,苏二虎,梁红伟,赵逸雯,张来厚. 2021

[6]应用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玉米骨干自交系抗病增产研究Ⅰ.玉米骨干自交系改良研究. 王春英,张秀清,王庆成,刘开昌. 2001

[7]几个玉米骨干系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张丽颖,金连财. 2000

[8]玉米骨干自交系弯孢叶斑病抗性鉴定. 王平,李政君. 2024

[9]利用SSR标记划分广西骨干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郑加兴,吕巨智,文仁来,曾艳华,杨耀炯,王治红,张述宽,唐照磊,李石初,程伟东. 2017

[10]几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杨克昌,陈洪梅,赵自仙,李金城. 2000

[11]加工番茄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任唯,任杰,王建江,杨相昆,张占琴,颉健辉,李艳,杨文才. 2023

[12]3个甜玉米自交系空间诱变效应及变异系育种潜力研究. 李高科,胡建广,郑锦荣,刘建华,文天祥. 2014

[13]加工番茄骨干自交系对叶霉病的抗性鉴定及抗病基因(Cf-9)检测. 王亮,董永梅,李艳,刘志刚,张力. 2016

[14]高产、多抗型玉米杂交种黔单15的选育及推广. 祝云芳,陈泽辉,高翔. 2005

[15]玉米杂交种金玉818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王天宇. 2014

[16]国审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任洪,王安贵,郭向阳. 2014

[17]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黔单2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陈华璋,祝云芳,高翔,陈泽辉,王竹,王天宇. 2008

[18]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李培良,赵建峰,宋永文. 2003

[19]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513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凤新,张妤,孙志超,蔡鑫茹,邢跃先,夏远峰,檀国庆. 2016

[20]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苏玉糯639选育. 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程玉静,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