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方式及生物质炭对冬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杰云

作者: 刘杰云;邱虎森;张文正;蔡九茂;王晓森;吕谋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溉方式;生物质炭;冬小麦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氮肥表观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21 年 40 卷 006 期

页码: 59-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适宜的生物质炭添加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漫灌、滴灌、微喷灌、喷灌)与生物质炭不同添加量(0、10 t/hm2和20 t/hm2)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氮肥表观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漫灌处理相比,滴灌、喷灌和微喷灌处理在节水约50%的条件下,其籽粒产量均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滴灌降低了秸秆产量,并增加了小麦收获指数.喷灌降低了每穗的实粒数,提高了空瘪率.生物质炭添加对冬小麦氮肥表观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节水灌溉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效率较漫灌处理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漫灌处理相比,滴灌、喷灌、微喷灌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p<0.05),增幅分别为42.79%、39.09%和47.71%,且滴灌、喷灌和微喷灌条件下添加生物质炭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漫灌条件下的生物质炭处理(p<0.05).[结论]滴灌、喷灌和微喷灌在不明显降低作物产量的条件下可节水约50%.生物质炭添加量对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作物生长、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等因素,初步认为滴灌为华北地区冬小麦较为适宜的灌溉方式.

分类号: S275.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