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动态株型模式及其指标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康文启

作者: 康文启;欧阳由男;董成琼;朱练峰;禹盛苗;许德海;金千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动态株型;分蘖角度;模式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07 年 01 期

页码: 1-6

摘要: 进入21世纪,水稻超高产成为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而优良的植株形态是超高产的骨架,因此水稻理想株型研究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20世纪以来的水稻株型研究进展,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水稻全生育期分蘖角度变化的“散生挺立型”动态株型模式及其若干指标。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分析. 康文启,欧阳由男,章善庆,董成琼,朱练峰,禹盛苗,许德海,金千瑜. 2007

[2]水稻分蘖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周劲松,梁国华. 2006

[3]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 高洁,姜明松,李广贤,陈峰,袁守江. 2009

[4]水稻分蘖角度的QTLs分析. 钱前,何平,滕胜,曾大力,朱立煌. 2001

[5]水稻散生突变体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 李培金,曾大力,刘新仿,徐聃,谷岱,李家洋,钱前. 2003

[6]基于CSSL的高密度物理图谱定位水稻分蘖角度QTL. 周丽慧,于新,赵庆勇,陈涛,姚姝,张亚东,朱镇,王才林. 2012

[7]水稻分蘖角度的研究进展. 吕启明,辛业芸. 2019

[8]光周期和有效积温对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欧阳由男,李春生,章善庆,王会民,朱练峰,禹盛苗,金千瑜,张国平. 2009

[9]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动态株型与光能利用率评价. 王丰,廖亦龙,柳武革,刘迪林,曾学勤,傅友强,朱满山,李金华,付崇允,马晓智,霍兴. 2021

[10]江苏几种稻菜轮作高效生产模式. 齐乃敏,仲秀娟. 2017

[11]新田县烟稻轮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廖飞,郑井元. 2017

[12]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研究Ⅲ -水稻改旱作. 李铁球,戴力,夏胜平,晏小虎,王艳兰,李基光,赵正洪. 2019

[13]水稻机械化整地技术及机具. 王盛春,王广成,张迪,安龙哲. 2022

[14]“水稻+田螺+”综合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范美蓉,彭辉辉,廖育林,吴家梅,彭华,纪雄辉. 2018

[1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与效益分析. 王洪涛,张玉芳,刘东斌. 2001

[16]大棚扁豆—鲜食糯玉米—黑塌菜高效种植模式. 宋益民,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周金凤. 2014

[17]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之争与优化选择探究. 胡勇. 2013

[18]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吕军,刘声传,梁远发,王家伦,胡华健,陈正武,段学艺. 2012

[19]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王华. 2015

[20]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模式与若干对策研究. 翁伯奇,刘明香,应朝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