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米花色苷微胶囊化工艺和性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宇滨
作者: 王宇滨;张超;马越;赵晓燕;岳喜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玉米;花青素;喷雾干燥;响应面分析法;扫描电镜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8 期
页码: 61-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玉米花色苷微胶囊化的配方及工艺,并对其微观特性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喷雾干燥入口温度是影响紫玉米花色苷包埋率最主要因素;紫玉米花色苷最佳工艺为紫玉米花色苷占总固形物质量分数15%、麦芽糊精占总固形物质量分数45%、总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5%和喷雾干燥入口温度1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紫玉米花色苷包埋率为95.2%;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析进一步验证当喷雾干燥入口温度为140℃时,微胶囊化紫玉米花色苷的表面无明显裂痕和孔洞,粒径分布均比较集中(2~30μm),峰值出现在7.13μm。
分类号: TS202.3
- 相关文献
[1]亚油酸的微胶囊化研究. 张连富,李明,李冀新. 2006
[2]HPLC测定紫玉米中花青素的含量. 孟俊文,田翔. 2020
[3]紫玉米花青素的浸提技术研究. 谭禾平,王桂跃,陆国权. 2007
[4]双标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玉米花青素的含量. 岳喜庆,张超,王宇滨,马越,赵晓燕. 2010
[5]提取剂对紫玉米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 肖丽霞,汪芬,张超,马越,赵晓燕. 2009
[6]紫玉米花青素研究进展. 李东阳,邹攀,白雪,刘翠翠. 2024
[7]几种有机酸对紫玉米花青素热稳定性的影响. 王宇滨,张超,马越,岳喜庆,赵晓燕. 2010
[8]紫玉米成熟期以及不同干燥方式条件下花青素和两种毒素的含量变化. 肖丽霞,汪芬,于洪涛,赵晓燕,胡晓松. 2010
[9]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藜麦花青素提取工艺. 张文刚,兰永丽,党斌,张杰,杨希娟. 2022
[10]紫玉米色素的提取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研究. 张黎黎,李传欣,张宏宇,李纯. 2013
[11]紫玉米红色素的理化稳定性研究. 谭禾平,王桂跃,陆国权. 2009
[12]紫玉米花色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晓燕,张超,马越,高虹. 2010
[13]XAD-7HP大孔树脂纯化紫玉米苞叶花色苷的研究. 吴克伟,赵晓燕,李应彪,马越,张超,牟杰. 2009
[14]紫玉米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徐亚民,赵晓燕,马越,孟宪军,李东华. 2007
[15]热压加工过程中紫玉米花色苷的热降解动力学及色泽变化. 庞文倩,刘春菊,李大婧,李越,赵邯,牛丽影,吴海虹,白冰,陈艳萍,袁建华,朱野. 2023
[16]紫玉米及其秸秆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及肉质影响的研究. 韩静,陈龙宾,王丽学,于化福,李宁,刘景喜. 2023
[17]紫玉米苞叶花色苷的纯化鉴定及热稳定性分析. 王丹,马越,张超,陈姗姗,赵晓燕. 2013
[18]紫玉米色素的提取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研究. 李传欣,张宏宇,李纯. 2012
[19]紫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和富马毒素B_1的脱毒研究. 肖丽霞,汪芬,于洪涛,赵晓燕,胡晓松. 2011
[20]紫玉米苞叶花色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朱莉,马越,赵晓燕,王丹.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近20年山东省审定玉米品种主要性状演变规律分析
作者:孙悦;库婷婷;熊伟;刘倩彤;党同洋;张超;刘霞;冷冰莹;张恩盈
关键词:山东省;玉米审定品种;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
-
鲤源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研究
作者:张超;吕军
关键词:鲤;豚鼠气单胞菌;16S rDNA;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
HS-SPME-GC-MS分析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作者:徐皖菁;赵豆豆;张超;罗姣姣;杨鹃;孔艺娟;刘利;吴宇;毛常清;廖海浪;陶珊;徐正君;彭芳
关键词:川芎;镉胁迫;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成分
-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偏分离标记分析
作者:代文东;铁拿优;玛丽亚;张超;唐容;王少铭;王璐璐;饶勇;黄泽素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偏分离;花青素
-
硒、硅、锶对镉胁迫下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作者:姜力煌;范婷婷;赵晓燕;周昌艳;张津京;赵志勇;杨凌宸
关键词:有益元素;镉;羊肚菌;生长特性;富集
-
不同品种西瓜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作者:李婷;宋曙辉;张超;郭守伟;王云香;王正荣
关键词:西瓜;品质变化;贮藏;不同品种
-
基于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评价不同生长年限实生芍药特征
作者:李钰;叶霄;黄位年;曾静;杨晓;张超;尹存平;赵馨怡;邓洁琼
关键词:芍药;种子繁育;生长年限;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