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玉米/高粱-小麦-大豆高产模式下的土壤创建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婷婷

作者: 杨婷婷;张海生;古晓红;李方舟;王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晋中;玉米;高粱;小麦;大豆;高产;土壤创建

期刊名称: 种子科技

ISSN: 1005-2690

年卷期: 2020 年 38 卷 020 期

页码: 2-5

摘要: 玉米/高粱-小麦-大豆两年三熟是山西省晋中盆地主要的传统农作制度.近年来,该地的旋耕面积不断增大,随着深耕次数的减少,土壤上松下紧、容重增加、孔隙度下降,严重阻碍了作物根系的生长,影响作物水分与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通过在晋中盆地玉米/高粱-小麦-大豆两年三熟区进行种植模式培肥土壤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探求能够快速培肥土壤、提高作物产量的种植模式,为该地区实现土壤肥力培育、探寻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65.1%S514%S512.1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旱田作物丰歉定位测报研究数据管理系统. 吴桂荣,万发仁,王国琴. 1997

[2]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0

[3]秸秆翻埋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大豆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洪旭,谷维,张俐俐,张敬涛,刘磊. 2023

[4]4种不同作物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孙常青,郭志利,卢成达. 2011

[5]90~100日龄慢速型黄羽肉鸡常规能量和糠麸类饲料原料代谢能评定. 张赛,苟钟勇,蒋守群. 2022

[6]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应用与探讨. 李永虎,王创云,翟献忠,王美霞,卢成达,张丽娜,张丛卓,秦作霞. 2009

[7]运城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超高产技术品种筛选. 王凌云,郝佳丽,武宗信,李江辉,解红娥,贾峥嵘,高磊,曹武红. 2017

[8]运城市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集成栽培技术. 常铁牛,李永山,陶民刚,黄芸虹,张建诚. 2013

[9]我国粮食“九连增”的因素及“十连增”的可能性分析. 陈庆根,王磊. 2013

[10]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11]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2020

[12]东北黑土区不同作物系统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_2O排放量. 丁洪,王跃思. 2004

[13]施磷对麦/玉/豆套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陈远学,周涛,王科,崔雅琪,张朝春. 2014

[14]硫--平衡栽培体系中植物必需的中量元素. 曹恭,梁鸣早. 2003

[15]麦玉豆全年复种方式与供N水平及分配重心的平衡关系. 何元农,黄建斌,王清华,何言章. 1993

[16]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孙晓辉,吴斌,王守海,蒿文仙,姜珊珊,洪浩,辛志梅,孙宗涛,辛相启. 2023

[17]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陈玉萍. 2004

[18]美国发展玉米乙醇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朱增勇,于立明. 2012

[19]小麦行间冬副作物与麦玉豆复种系统生产力的关系. 何元农,何言章,王清华. 1992

[20]2018-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农田瓢虫数据集. 刘兴龙,王宇,王晓曦,王克勤.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