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无性系早期生长与干形综合选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卫佳

作者: 蔡卫佳;王昊;刘威;罗桂杰;刘旭;王红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泡桐;无性系;早期生长;干形;多性状选择指数

期刊名称: 林业与环境科学

ISSN: 2096-2053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5 期

页码: 20-26

摘要: 为筛选出速生和接干能力好的无性系,以江苏省宿迁市的13 个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合线形模型对泡桐20 个月树高(H20),30 个月树高(H30)、胸径(D30)、材积(V30)和 30 个月时接干能力指数(J30)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同时,利用基因型综合指数选择法对 30 月龄泡桐无性系进行早期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泡桐无性系早期生长快,H20、H30、D30、V30 和J30 平均值分别为 4.56 m、6.73 m、10.20 cm、0.031 4 m3 和0.48;泡桐H20、H30、D30、V30 和J30 在无性系间达极显著水平,其无性系重复力为0.69~0.99,单株重复力为 0.15~0.85,说明遗传和环境因子均为影响泡桐生长的重要因素.生长性状间表型和遗传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接干能力指数与D30 和V30 间表型相关不显著,而与其他性状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以泡桐 30 个月时生长和接干能力指标进行早期选择,综合评选4 个优良无性系49、01-23、01-22 和4B,无性系入选率 30.8%,其生长指标和接干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无性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分类号: S794.4

  • 相关文献

[1]桃树应用PBO2年丰产3年高产的技术总结. 汪景彦. 2014

[2]树木任意部位直径干形预测研究. 刘春光,吕晓丽,王晓梅,仝贵文,孙晓环. 2023

[3]初植密度对4个落叶松无性系生长与干形的影响. 郑颖,冯健,于世河,陆爱君,王琴,王骞春. 2021

[4]泡桐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戴群,何放亭. 1999

[5]秋冬季节泡桐顶芽形态及显微结构变化分析. 王国霞,耿晓东,张娜,刘震,关欣,刘瑞霞,田云芳,雒红宇. 2017

[6]盐胁迫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和早期生长的影响. 徐博,王英哲,王莹,张世超,徐安凯. 2017

[7]淹水胁迫对不同品种泡桐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刘旭,罗桂杰,陈芬,王昊. 2020

[8]蛋清内注射三碘甲腺原氨酸对鸭出雏前后生长发育、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脏中D1和D3表达的影响. 孙文强,胡艳,刘宏祥,姬改革,李慧芳,陈宽维. 2015

[9]小牛肉生产关键技术(一). 宋恩亮,吴乃科,刘晓牧,王桂华. 2007

[10]基于绿色荧光蛋白观察的花粉介导转化泡桐初探. 杨利艳,冉慧,乔白露,孙毅. 2014

[11]大豆胞囊线虫侵染泡桐和豌豆的研究. . 1995

[12]猪IGF2基因G3072A位点多态性及其与大白猪初生重和早期生长的关系. 孙亿,费思清,唐辉,武英,樊新忠,姜运良. 2007

[13]河南泡桐病毒病病原鉴定. 黄金光,古勤生,赵传德,李怀方. 2005

[14]西宁地区第三代俄罗斯沙棘良种无性系引种初步总结. 赵越,向前胜,孙富林,李洪伟,李红秀. 2014

[15]茶树无性系良种山地适应性栽培研究. 陈正武,赖飞,刘红梅,曹雨,陈娟,段学艺,高秀兵,王家伦. 2012

[16]‘玉笋’无性系茶树在泰山茶区的引种表现. 田丽丽,王长君,陈雯,姚元涛,刘腾飞. 2013

[17]茶树无菌播种建立植株再生体系. 黄燕芬,吴曦,周国兰,赵华富. 2013

[18]桉树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苏勇,郭文锋,兰俊,熊涛,张磊,温远光. 2015

[19]继代十二年的籼稻单倍体代遗传特性研究. 赵成章,杨长簦. 1999

[20]西丰杨无性系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冷肖荀.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