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石锋

作者: 陈倩;洪广成;胡骏;秦小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核质互作;分子机制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从而导致不能正常受精结实的自然现象。CMS的起因源于受植物细胞质基因的影响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特征,目前研究表明为线粒体的基因引起的雄性不育。相应地,细胞核中存在某类基因能够编码一种蛋白使其育性得以恢复,这一类基因称为育性恢复基因(Rf genes)。杂交水稻的生产依赖于CMS的发掘和利用,并且这也是农作物增产的一条有效途径。迄今为止,水稻中CMS和育性恢复的相关研究较多,机理阐述相对比较深入,本文主要介绍水稻CMS及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及CMS和育性恢复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揭示水稻CMS与育性恢复机制以及其他作物的CMS/Rf研究提供参考,为新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提供新思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中的核质互作研究进展. 李鹏,李新华,张锋,邱登林. 2008

[2]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利用研究及展望. 朱仁山,李绍清,李阳生,余金洪,黄文超,朱英国. 2016

[3]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研究.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吕秀霞. 1996

[4]水稻CMS-DA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及其互作分析. 谢建坤,庄杰云,樊叶杨,屠国庆,夏英武,郑康乐. 2002

[5]棉花恢复系中含有26S rRNA序列的GH18Rorf392基因克隆. 吴巧雯,宋洋,张锐,王远,郭三堆. 2008

[6]水稻CMS-DA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及其互作分析. 谢建坤,庄杰云,樊叶杨,屠国庆,夏英武,郑康乐. 2002

[7]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5

[8]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体系的研究.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吕秀霞. 1996

[9]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与利用.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8

[10]甘蓝型油菜NC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育性相关线粒体DNA片段的分离与克隆. 危文亮,王汉中,刘贵华. 2007

[11]病毒诱导棉花PPR基因沉默载体构建及其转化. 郭立平,戚廷香,王海林,张学贤,唐会妮,乔秀琴,吴建勇,邢朝柱. 2015

[12]棉花恢复系中含有26SrRNA序列的GH18Rorf392基因克隆. 吴巧雯,宋洋,张锐,王远,郭三堆. 2008

[13]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恢复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沈金雄,万正杰,景兵,熊秋芳,傅廷栋. 2008

[14]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燕厚兴,林春晶,范亚军,张春宝. 2022

[15]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 张春宝,孙妍妍,赵丽梅. 2024

[16]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研究进展. 陈智华,赵丽梅,许志茹,张春宝. 2013

[17]A_1,A_2型高粱雄性不育性核质互作遗传方式研究. 孟春刚,张福耀,韦耀明,牛天堂. 2005

[18]CMS-FA胞质杂交稻不育细胞质和核质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 2013

[19]油菜雄性不育三系育种的研究实践与浅见. 李凤扬,张德发,冯林. 1990

[20]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Ⅰ.NCa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选育初报. 蔡明,刘贵华,秦选佑.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