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高赖氨酸与普通玉米自交系的差异及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靖生

作者: 曹靖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赖氨酸玉米;普通玉米;遗传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1998 年 6 卷 S1 期

页码: 7-9+33

摘要: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8个早熟高赖氨酸和8个同型普通玉米自交系的研究,发现供试的早熟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苗期性状较普通玉米差值较大,而穗部性状二者差异较小,仅百粒重较大,早熟高赖氨酸玉米较普通玉米低10%以上。 近一步遗传分析表明,苗期叶面积、苗期叶干重、拨节期叶干重等性状,优质蛋白玉米与普通玉米遗传方式相一致,均为非加性效应在遗传中占主导地位,而粒行数二类玉米均是加性效应在遗传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刺叭口期叶面积、叶面积增长速率、出叶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百粒重、单株穗重等性状,优质蛋白玉米加性效应在遗传中占主导地位,而普通玉米却是非加性效后在遗传中所占比重较大。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对猪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金水仙,卢福庄,楼洪兴,马庆祯,刘敏华,徐莹. 1997

[2]高赖氨酸玉米. 孟昭东. 1999

[3]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辽单678. 王德生. 2012

[4]玉米赖氨酸合成相关基因Mucronate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 吕庆雪,宋广树,孟令聪,张志军,李春雷,王敏,刘文国. 2015

[5]玉米营养特性、生理价值及国内外新加工技术和利用途径. 任蕤. 1993

[6]opaque-2玉米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赖氨酸含量快速检测. 陈岩,宋丽雅,周志强,张德贵,颜娜,张世煌,李新海,郝转芳,翁建峰. 2013

[7]高赖氨酸玉米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 汪黎明,石德权,白丽. 1994

[8]中国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终结. 王建革,张丽荣,王利民,林保暖. 1999

[9]早熟高赖氨酸玉米发育进程中的形态差异及遗传分析. 郭晓明. 1997

[10]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上的应用. 高树仁,李春秋,张志新. 1997

[11]普通玉米种质及双回交对爆裂玉米改良效果初报. 李玉玲,路凤银,杜振伟,吴锁伟,韩臣鹏. 2002

[12]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的产业化与育种策略探讨. 石明亮,薛林,胡加如,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熊素华,陈小晖,孙权星,陆冬梅,杨水英. 2009

[13]糯玉米与普通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吴光秀,阴卫军,杨绍亮. 2012

[14]浙江省2011年玉米区试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 朱正梅,楼肖成,吕学高,赵军华. 2013

[15]内蒙古自治区普通玉米品质育种的现状分析. 侯旭光,吴云霞,冯勇. 2004

[16]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的对比研究. 王鹏文,王国琴. 2000

[17]2016年春秋季广西普通玉米品种生产试验(桂林点). 莫云锦,程芳丽,侯定基,马全姿,李家文. 2018

[18]浙江省区试中42个普通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朱正梅,赵军华,楼肖成,吕学高. 2015

[19]普通玉米新组合的品质多样性分析. 楼肖成,吕学高,朱正梅,赵军华. 2014

[20]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普通玉米新组合的探讨. 吕学高,赵军华,楼肖成,朱正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