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杏李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消长动态及迷向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华毅

作者: 曹华毅;杨龙;潘云飞;王亚桥;冯宏祖;陆宴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李;梨小食心虫;成虫防治;性信息素;防治成本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70-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南疆新兴特色水果杏李上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的发生规律和迷向防治效果,于2021—2022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杏李园采用性诱剂诱集法监测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评估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阿克苏杏李园1年发生4代,其中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在4月上中旬,第1代羽化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2代羽化高峰期在7月上旬,第3代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中旬,存在世代重叠现象。2022年农户常规防治区内梨小食心虫的蛀果率为2.46%,性信息素迷向防治区内蛀果率为0.06%;2021年和2022年使用性信息素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的蛀梢减退率为98.13%和88.65%,2022年的蛀果减退率为98.40%;对不同世代梨小食心虫的雄成虫迷向率在2021年为92.87%~100.00%,雌、雄成虫虫口减退率在2022年为58.75%~81.37%。表明采用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丝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可有效控制南疆杏李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为害。

分类号: S436.6

  • 相关文献

[1]赣东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性诱剂监测及防治适期研究. 黄冬华,徐雷,谢杰,范芳,周超华. 2017

[2]梨小食心虫迷向膏剂的田间应用研究. 高越,郭瑞峰,史高川,刘中芳,张鹏九,马四国,封云涛,范仁俊. 2016

[3]高浓度性信息素和杀虫剂胁迫下梨小食心虫种群特征和为害. 刘中芳,张敏,孙晓婷,张鹏九,杨静,高越,樊建斌,范仁俊. 2021

[4]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载体筛选与应用优化. 孔维娜,王怡,牛国飞,郭永福,赵飞,马瑞燕,范仁俊. 2018

[5]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梨小食心虫(鳞翅目:卷蛾科)发生动态及性迷向素的防治效果. 翟浩,王金政,薛晓敏,王来平,陈汝,聂佩显,张勇. 2019

[6]不同密度信息素缓释剂处理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试验初报. 涂洪涛,张金勇,陈汉杰. 2009

[7]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成虫对不同诱捕器的趋性研究. 朱更瑞,王新卫,方伟超,冯义彬,王小丽,陈领豫,胡晓晶. 2014

[8]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应用评价. 刘金利,崔丽贤,程晓燕,乐文全,张朝红,张海娥,徐金涛,高丽娟,冉辛拓. 2014

[9]信息素迷向法规模化防治梨小食心虫. 周洪旭,李丽莉,于毅. 2011

[10]生态健康果园(香梨)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研究. 李健,张磊,彭永杰,毕司进. 2014

[11]梨小食心虫迷向液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高越,刘中芳,杨兴翠,郭瑞峰,庾琴,封云涛,马四国,张鹏九,范仁俊. 2013

[12]性信息素迷向法对梨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冉红凡,路子云,刘文旭,马爱红,李建成. 2019

[13]不同品种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 冉红凡,马爱红,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 2019

[14]性信息素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诱捕试验. 赵巧芝,刘金利,徐金涛. 2012

[15]梨小食心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冉红凡,路子云,刘文旭,马爱红,刘小侠,孙海鹏,李建成,张青文. 2016

[16]缓释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桃园梨小食心虫试验初报. 王向阳,曹翔翔,胡本进,李昌春,邵飞. 2011

[17]用性信息素加农药诱杀器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试验. 陈汉杰,邱同铎,张金勇. 1998

[18]性信息素迷向丝对不同果树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李晓龙,贾永华,窦云萍,刘晓丽,王春良,李锋. 2019

[19]应用性信息素缓释剂迷向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研究. 涂洪涛,张金勇,陈汉杰,郭小辉. 2012

[20]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封云涛,庾琴,刘中芳,高越,张润祥,史高川,范仁俊.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