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器官固氮酶活性及其对接种固氮菌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丽

作者: 张新成;李杨瑞;梁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固氮菌;固氮酶活性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08 年 28 卷 12 期

页码: 2472-24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1、B8和广西主栽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材料,通过桶栽砂培方法,研究不同品种甘蔗及接种固氮菌R16SH后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根、茎、叶片、叶鞘)的固氮酶活性.结果显示,4个品种甘蔗及接菌后各器官的固氮酶活性均在伸长初期或伸长盛期达到高峰,且以根和茎较高,叶、叶鞘次之;B1、B8根的接菌效果最佳,其固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3.22%和12.42%,而B1和ROC16茎的固氮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2.19%和12.02%,叶片提高了8%~9%,叶鞘的固氮酶活性变化最小;4个品种甘蔗固氮酶活性表现为B8>B1>ROC22>ROC16,且品种B8与ROC22和ROC16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对于品种ROC22和ROC16,固氮菌R16SH对B1与B8的株高以及B1的茎径有更好的生长诱导效应,且在伸长期表现最明显.研究表明,甘蔗的固氮酶活性在品种、器官及生育期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接种固氮菌能不同程度提高各品种器官的固氮酶活性,且各品种根、茎以及B1和B8的叶片固氮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增加;巴西固氮甘蔗品种表现出比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更强的固氮酶活性,且对接种固氮菌反应更敏感.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钼对甘蔗体内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李杨瑞,杨丽涛. 2007

[2]鳗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的筛选. 王琦,李文涛,张沛东,张秀梅. 2017

[3]禾本科草坪草固氮菌株筛选及部分特性初步研究. 田宏,张德罡,姚拓,席琳乔. 2005

[4]4株甘蔗固氮菌株活化土壤养分及影响土壤酶活的分析. 谢显秋,张瑞楠,韦江璐,黄毓燕,陈炯宇,李杨瑞,邢永秀. 2024

[5]甘蔗体内具有固氮酶活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杨荣仲,桂意云,李杨瑞,雷新涛,张海林. 2007

[6]不同施肥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鲜食大豆结瘤和产量的影响. 魏启舜,郭东森,王琳,管永祥,俞春涛,周影. 2021

[7]荒漠灌木内生固氮菌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季华,潘存德,周俊,罗明,王卫霞,罗达. 2011

[8]粪产碱菌(Alcaligenesfaecalis)与水稻幼苗的联合固氮作用. 尤崇杓,丘元盛. 1982

[9]固氮类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抑菌活性的测定. 王楠,李刚强,李云龙,李永斌,张浩玮,王民洋,王莉瑛,刘德虎,陈三凤. 2019

[10]自生固氮菌的固氮能力及其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卢秉林,王文丽,李娟,郭天文. 2009

[11]固氮斯氏假单胞菌A1501的PST1305(arsC)基因遗传进化及表达调控的研究. 樊慧俐,窦岳坦,燕永亮,平淑珍,林敏. 2008

[12]紫茎泽兰通过富集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促进其成功入侵. 芦晓飞,万方浩,刘万学. 2010

[13]岑溪药用野生稻高效内生固氮菌分离及促生特性. 尹坤,阳洁,顾文杰,袁涛,谭志远. 2015

[14]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状况的影响. 宋秀丽. 2015

[15]斯氏假单胞菌A1501固氮调节基因glnK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何升,高淼,李红权,陈明,徐玉泉,张维,平淑珍,陆伟,ClaudineElmerich,林敏. 2006

[16]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区惠平,杨荣仲,杨丽涛,李杨瑞,黄景,王一丁,桂意云. 2008

[17]花生根瘤菌高效菌株的筛选及固氮效应的研究 I.花生根瘤菌高效菌株的筛选及固氮效应的盆栽试验. 吴海燕,孙淑荣,刘春光,张桂芝. 2003

[18]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董萌,施龙清,解振兴,连玲,吴春珠,张居念,张数标,姜照伟. 2023

[19]小麦根系克雷伯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黄磊,石万瑜,董绍佩,王云和. 1990

[20]水稻内生固氮菌Herbaspirillum seropedicae DX35的筛选及其促生特性. 王秀呈,曹艳花,唐雪,马晓彤,高菊生,张晓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