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颗粒化还田加速腐解速率提高培肥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婧

作者: 王婧;张莉;逄焕成;张珺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腐解;养分;土壤呼吸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177-18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将玉米秸秆压缩成颗粒后还田培肥土壤的可行性,研创新型秸秆还田方式,采用尼龙网袋埋藏法,研究秸秆颗粒化还田与常规粉碎秸秆还田(对照)在盆栽培养条件下的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以及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质量的秸秆颗粒化后其堆积密度为对照的4.8倍,可显著改善其还田性,提高土壤消纳秸秆的能力。秸秆颗粒化后还田可显著提升秸秆的腐解速率,培养期内前60 d,秸秆颗粒平均腐解速率比对照提升31.68%;培养300 d后,其累积腐解率达80.81%,比对照高出8.7个百分点;估算可比对照提前30 d腐解超过50%,提前14 d完全腐解。秸秆颗粒化还田可显著提升秸秆养分释放速率,培养期前60 d尤为明显;培养300 d后,秸秆颗粒的碳(C,carbon)和氮(N,nitrogen)累积释放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1.0和13.2个百分点,但磷素(P,phosphorus)和钾(K,kalium)累积释放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估算C、N、P、K养分分别释放超过50%的时间比对照提前15~125 d,提前9 d释放全部养分。此外,秸秆颗粒化还田在培养期前260 d可显著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培养期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提高18.03%。因此,秸秆颗粒化还田可实现高效快速的培肥土壤,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分类号: S141.4

  • 相关文献

[1]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龚振平,邓乃榛,宋秋来,李中韬. 2018

[2]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 张珺穜,王婧,张莉,逄焕成,王飞. 2016

[3]黄壤旱地豆科绿肥养分释放特征. 魏全全,张萌,陈龙,秦松,周春火,芶久兰. 2021

[4]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生长季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王宇先,孙士明,徐莹莹,刘玉涛,杨慧莹,高盼,赵蕾. 2020

[5]不同碳氮比下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的动力学特征. 李然,徐明岗,孙楠,王晋峰,王斐,李建华. 2023

[6]长期施肥对东北中部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吴瑞娟,王迎春,朱平,贺美,黄诚诚,王立刚,张凤路. 2018

[7]京津冀秸秆养分资源及秸秆焚烧气体污染物排放定量估算. 方放,王飞,石祖梁,郑向群,邵宇航,李想,邱凌. 2017

[8]花生植株养分分析及饲用性评价. 吕建伟,姜敏,田永国,胡廷会,成良强,饶庆琳,王金花,王军. 2021

[9]中国秸秆养分资源及还田的时空分布特征. 刘晓永,李书田. 2017

[10]秸秆/生物质炭协同还田措施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王洁,单燕,马兰,宋延静,王向誉. 2023

[11]添加水稻秸秆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幼苗生长的影响. 余常兵,胡威,吕驰驰,柯奇画,李银水,庞静. 2016

[12]不同腐解剂对麦秸秆腐解的初步研究. 吴琴燕,陈宏州,杨敬辉,朱桂梅,潘以楼. 2010

[13]苜蓿和草木樨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的研究`. 宿庆瑞,曹卫东,迟凤琴,于凤芝,王晓军,张久明,匡恩俊,张媛媛. 2010

[14]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王晓玥,蒋瑀霁,隋跃宇,孙波. 2012

[15]腐秆剂用量、含水量及初始碳氮比对水稻秸秆腐解性能的影响初探. 朱雅琪,王珊,柳勇,陈应龙,KARIMAN Khalil,梁金明,温元明,周定志,陈展豪,张木,易秀. 2019

[16]冀东稻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与防伤苗措施. 杜琪,张薇,耿雷跃,邹拓,孟令启,李建广,韩民利,赵辉,张启星. 2020

[17]寒地玉米秸秆生物腐熟后断裂拉力值和减重值的变化. 张楠,刘杰,于洪久,郭炜,钟鹏,孙彬,王全辉,黄波. 2020

[18]北美车前提取液对稗草和千金子的化感作用. 张家迪,刘双清,邬腊梅,周尚峰,黄晨,杨浩娜. 2024

[19]橘园绿肥覆盖还田下的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 唐红琴,李忠义,韦彩会,董文斌,曾成城,苏利荣,蒙炎成,何铁光,莫永诚,黄东. 2022

[20]添加不同外源氮对水稻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麦逸辰,卜容燕,韩上,雷之萌,李敏,王慧,程文龙,唐杉,武际,朱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