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种皮大豆与其黄色种皮衍生亲本的表型及基因型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续曲

作者: 续曲;郭勇;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种皮色;表型;基因型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3 年 14 卷 02 期

页码: 284-2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种皮色在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的选择过程中逐渐由黑色变成黄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因此,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的研究无论是对进化理论研究还是育种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褐色种皮J1265-2大豆及其衍生亲本黄色种皮大豆J1265-1为材料,通过SSR引物扩增片段,检验遗传背景的异同,同时对控制种皮的候选基因GmF3'H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褐色种皮和黄色种皮材料不仅用161对SSR分子标记检测没有发现差异,其褐色种皮候选基因GmF3'H的编码区及起始密码子上游1465 bp序列也是一致的。因此,证明褐色种皮J1265-2大豆与其衍生亲本黄色种皮大豆J1265-1为近等基因系,其控制褐色种皮的基因型与已报道的基因型不同。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利用SLAF-seq结合BSA方法发掘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 郁晓敏,金杭霞,杨清华,傅旭军,郭丹丹,吕晓男,袁凤杰. 2021

[2]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宋健,熊亚俊,陈伊洁,徐瑞新,刘康林,郭庆元,洪慧龙,高华伟,谷勇哲,张丽娟,郭勇,阎哲,刘章雄,关荣霞,李英慧,王晓波,郭兵福,孙如建,闫龙,王好让,姬月梅,常汝镇,王俊,邱丽娟. 2024

[3]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宋健,郭勇,于丽杰,邱丽娟. 2012

[4]数据信息化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夏阳. 2018

[5]人工春化对不同基因型蚕豆生长表型及发育形态的影响. 邵奇,袁星星,于龙龙,崔瑾,陈新,吴春芳. 2016

[6]大豆炸荚表型精准检测方法的研究. 韩德志. 2022

[7]江西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及品质性状综合分析与评价. 赵朝森,王瑞珍,李英慧,邱丽娟,赵现伟,郭兵福. 2019

[8]基于表型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大豆萌芽期耐盐性鉴定. 李照君,田汝美,宫永超,蒲艳艳,徐冉,李娜娜,丁汉凤. 2020

[9]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大豆植株再生的影响. 程林梅,孙毅,刘少翔. 2001

[10]低磷和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9

[11]大豆高效利用磷素基因型的筛选. 李志刚,谢甫绨,宋书宏. 2004

[12]大豆生育期研究进展. 宁慧霞,常汝镇,关荣霞,刘章雄,邱丽娟. 2005

[13]水磷互作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苗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钟鹏,吴俊江,刘丽君,林蔚刚,董德建,王建丽. 2007

[14]大豆种子活力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程春明,王瑞珍,吴问胜. 2003

[15]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对肥料的响应研究. 孟凡钢,饶德民,赵婧,任禾,邱强,张鸣浩,张伟,闫晓艳,姚丽颖,张小平. 2018

[16]潮霉素作为筛选剂对大豆发状根诱导的影响. 刘京,刘建巍,韩天富,侯文胜. 2013

[17]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吴俊江,刘丽君,钟鹏,林蔚刚,董德建. 2008

[18]磷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大豆的症状表现及耐性极限研究. 赵艳红,杨守臻,李初英,孙祖东. 2008

[19]基因型肥料互作下大豆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 闫春娟,宋书宏,孙旭刚,王文斌. 2014

[20]施肥方式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地上部非必需元素影响的研究. 沙之敏,岳玉波,何萍,TakuroShinano,MitsuruOsaki,ToshihiroWatanabe,曹林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