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籼优质稻玉晚占百亩连片生产示范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贵文

作者: 黄樟华;莫振茂;容林熙;邓鹏;杨仕冠;黄英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晚籼优质稻;玉晚占;生产示范;超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8161

年卷期: 2010 年 41 卷 08 期

页码: 40-41

摘要: 玉晚占系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云国1号和八桂香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优质稻品种,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晚造在广西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进行玉晚占百亩连片超高产生产示范。通过采用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壮秧;小苗规范抛栽,强化低位分蘖;平衡施肥,适时追肥;合理用水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玉晚占平均产量达8.44 t/ha,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0.2%。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优质香稻玉美占的生产示范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 2015

[2]冀丰1982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其生产示范效果. 朱继杰,赵红霞,王士杰,贾晓昀,李妙,王国印,潘秀芬,解辉,荆玲玲. 2021

[3]杂交稻特优269生产示范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黄樟华,刘盛武,莫振茂,容林熙,陈颖,易小林,林家福. 2013

[4]江西食用晚籼优质稻育种再上新水平的思考. 陈大洲,沈显华,肖叶青,周会芳,龙福生. 2008

[5]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赵洪祥,孟祥盟,边少锋,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6

[6]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Ⅲ.超高产栽培. 杨高群,彭桂峰,李义珍. 2000

[7]Y两优6号超高产栽培技术. 陈德珍,赵福胜,熊玉堂,罗德强,周应友,曾涛. 2015

[8]近年我国玉米超高产田的分布、产量构成及关键技术. 高聚林,赵明,董树亭,李少昆,杨祁峰,刘永红,王立春,薛吉全,柳京国,李潮海,王永宏,王友德,宋慧欣,赵久然. 2012

[9]春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构建与实践.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张伟,马贵云. 2009

[10]超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Ⅱ优129. 刁立平,张继本,林添资,龚红兵,景得道,盛生兰. 2006

[11]长江下游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 陈建平,张萼,蔡立旺,王海洋,施庆华,潘群斌,王为,潘宗瑾. 2010

[12]粳稻连粳7号的超高产群体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 杨波,秦德荣,徐大勇,陈留根,周炜. 2012

[13]超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II优129. 刁立平,张继本,林添资,龚红兵,景得道,盛生兰. 2006

[14]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15]有关“超级玉米”“超高产”问题之商榷——兼论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 佟屏亚. 2006

[16]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陈国平,YANG Guo-hang,赵明,ZHAO Jiu-ran,王友德,薛吉全,高聚林,李登海,董树亭,李潮海,宋慧欣,赵久然. 2008

[17]创全国大豆高产纪录品种合农71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2020

[18]水稻新品种新稻42号的选育及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 王奉斌,袁杰,张燕红,赵志强,布哈丽且木,孝荣,朱小霞,陈长青,王新. 2014

[19]红山农场滴灌春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徐万疆,徐红军,崔凤娟,韩新年,赵有武,李安平. 2018

[20]实现大豆超高产的品种与栽培技术. 罗赓彤,刘胜利,孔新,魏建军.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