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日本晴粳稻组培培养基的筛选及转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基因植株的获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毛建军

作者: 杨秀芬;曾洪梅;袁京京;邱德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培养基;日本晴;成熟胚;根癌农杆菌;组织培养;蛋白激发子;转基因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006-1304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100-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B6、MS和NB3种培养基,以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品种日本晴的成熟胚为受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比较了3种培养基的效果。结果表明,在3种培养基中,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转化效率最高,最适合于日本晴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在此基础上,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法将稻瘟菌蛋白激发子基因pemG1导入日本晴基因组,获得了转基因水稻植株。PCR、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分别证实了pemG1基因的整合、转录和表达。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日本晴后代中的分离符合3∶1的理论比例。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浙恢7954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培养基的优化. 邵健丰,葛敏,李春寿,陶跃之,王华. 2012

[2]小麦基因型对根癌农杆菌菌株敏感性研究. 张彬,赵明,贾栋,高志强,马建军. 2006

[3]共转化获得无抗性标记的转反义蜡质基因籼稻. 吴顺,萧浪涛,刘清,沈革志,王若仲. 2008

[4]谷子高效离体再生基因型和培养基的筛选. 贺榆婷,卫云丰,张洁,郭永正,叶玲,韩渊怀,王兴春,杨致荣. 2019

[5]农杆菌介导高粱成熟胚遗传转化获得耐草甘膦植株. 郝曜山,王晓清,张欢欢,王亦学,孙毅,段永红,杜建中,周福平. 2020

[6]农杆菌介导的籼型水稻恢复系R752成熟胚转基因技术体系的优化. 黄仁良,熊宏亮,HninPwint Wai,朱珊,严松,邓伟,沈林军,魏永清,陈丽妹,沈显华. 2015

[7]不同接种方式对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影响. 沈娟,徐利娟,张启军,吕川根,裴孝伯,蔡小宁. 2012

[8]小麦成熟胚的组织培养. 毕瑞明,王洪刚. 2007

[9]激素对青稞胚愈伤、分化培养的影响. 穆德智,杨菁,田海宁. 2013

[10]二倍体、四倍体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初报. 毕瑞明,王洪刚. 2007

[11]CuSO_4和烯效唑对寒地粳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 山禾,邹德堂,萨日娜,张皓政. 2015

[12]彩色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优化. 谭一罗,陈凤,张广旭,王康君,郭明明,李晓峰,张梦涵,樊继伟. 2021

[13]松南结缕草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 王渭霞,胡张华,陈锦清,玄松南. 2006

[14]水稻成熟胚不同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吕孟雨,王海波,高义平. 2009

[15]糯性和半糯性水稻品种成熟胚组织培养力的比较. 魏晓东,李霞,周丽慧,姚姝. 2012

[16]山丹新麦草成熟胚组织培养研究. 张秀丽,张利军. 2012

[17]我国部分主推小麦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张伟,尹米琦,赵佩,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2018

[18]小麦成熟胚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陶丽莉,殷桂香,叶兴国. 2008

[19]根癌农杆菌介导Bt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郭霞,李莉,张毅,陆徐忠,倪大虎,陈圣,张亮,杨剑波. 2009

[20]桃ACO基因反义转化桃幼胚子叶的研究. 吴延军,张上隆,谢鸣,陈俊伟,蒋桂华,秦永华,秦巧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