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亚玲

作者: 张亚玲;幸宏伟;郭宁;韩硕;宗梅;刘凡;王桂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羽衣甘蓝;抗寒性;半致死温度;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168-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观赏羽衣甘蓝作为秋冬季节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抗寒性直接影响其推广和应用。为了阐明羽衣甘蓝响应低温的生理特性,揭示抗寒机理,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物技术课题组选配的优良F1杂种作为研究试材,分析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电导率变化和半致死温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羽衣甘蓝叶片电导率在-5℃以下迅速升高,-10℃左右达到最大值;半致死温度为-10.3~-13.7℃,红色类型低于白色类型,羽叶和圆叶低于皱叶类型。上述研究结果与观赏羽衣甘蓝田间抗寒表现一致。低温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响应特性表明,不同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除了可溶性糖在-10℃含量最高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5℃或-8℃达到最大值,并随温度进一步降低而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是导致羽衣甘蓝抗寒性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建立羽衣甘蓝抗寒性评价体系,进一步解析抗冻机理,培育抗寒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引入石河子地区的葡萄砧木抗寒性研究. 白茹,高登涛,刘怀锋,冯建荣. 2015

[2]低温胁迫下火龙果的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分析. 邓仁菊,范建新,王永清,金吉芬,刘涛. 2014

[3]电导法配合Logisitic方程比较不同结缕草品系抗寒性的研究. 刘颖,沈益新,顾洪如,丁成龙. 2010

[4]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25个白肉枇杷的抗寒性. 娄晓鸣,王化坤,陈勇明,高志红. 2016

[5]6个高丛越橘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魏鑫,刘成,王兴东,杨玉春,孙斌,魏永祥. 2013

[6]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6种扁桃枝条的抗寒性. 谢军,耿文娟,何峰江,廖康,卢春生. 2011

[7]柚类资源抗寒性表现. 林绍生,刘冬峰,宋洋,郭秀珠,李发勇,黄品湖,徐文荣. 2019

[8]5个苹果砧木品种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耐寒性评价. 王红平,董铁,刘兴禄,尹晓宁,孙文泰,牛军强,马明. 2020

[9]42个苹果属种质资源抗寒性初步鉴定. 刘修丽,刘成,周晏起,祝军. 2018

[10]不同枣砧木1年生枝抗寒性研究. 樊丁宇,靳娟,杨磊,马凯,艾沙江·买买提,韩立群,郝庆. 2018

[11]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圆叶红花’口红花的抗寒性. 葛亚英,田丹青,郁永明,潘刚敏,夏宜平. 2012

[12]不同穗醋栗品种枝条抗寒性研究. 张鹍. 2018

[13]低温胁迫下草莓花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王静,赵密珍,于红梅,王壮伟,孟宪凤. 2012

[14]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鉴定. 侯渝嘉,唐敏,胡翔. 2010

[15]58份桃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 王小丽,方伟超,刘云鹤,赵佩,毛冬敏,王新卫. 2018

[16]2016年辽宁兴城资源圃桃资源抗寒能力测定数据集. 杨兴旺,王莹莹,时梦,刘万春,王孝娣. 2022

[17]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比较12个葡萄砧木的抗寒性. 白茹,高登涛,刘怀锋,冯建荣,鲁晓燕. 2014

[18]5个沙糖桔品种(系)抗寒性的室内评价. 周碧容. 2017

[19]新疆杏抗寒性研究初报. 何峰江,谢军,耿文娟,廖康,张大海,徐麟. 2010

[20]中国主要马铃薯栽培品种抗寒性的鉴定与评价. 魏亮,徐建飞,卞春松,段绍光,胡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