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筛选及杨树抗病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连荣

作者: 冯连荣;矫丽曼;张妍;王乃锐;王诗琦;彭儒胜;宋立志;池玉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杨树;叶枯病;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抗病性评价

期刊名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03-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防治杨树叶枯病,利用单因素试验,对中荷64杨(P.×euramericana cv.‘N3016’)上分离获得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并开展了不同品种杨树抗叶枯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适宜碳源为玉米粉,适宜氮源为酵母提取物,适宜培养温度范围为25~30℃,适宜pH为8,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致死温度为52℃。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防治药剂筛选,结果显示,选用的5种生物制剂防治效果优于2种化学药剂,各药剂抑制作用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哈茨木霉(3亿菌落/g)、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质量分数为10%的多抗霉素、质量分数为3%的中生菌素、质量分数为2%的宁南霉素、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质量分数为75%的百菌清,将哈茨木霉(3亿菌落/g)和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g)作为防治链格孢菌的适宜药剂。选用7个黑杨派品种杨树,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法,开展了杨树抗叶枯病综合评价,确定中荷64杨为高感品种,中辽1号杨和欧美杨177为中感品种,渤丰1号杨、渤丰3号杨、辽育3号杨和欧美杨111为高抗品种。

分类号: S763.7

  • 相关文献

[1]杨树叶枯病原菌多基因鉴定及对不同杨树品种致病性. 冯连荣,赵大根,矫丽曼,宋立志,彭儒胜. 2022

[2]防治东北细辛叶枯病药剂筛选. 逄世峰,吴连举,关一鸣,刘兴权,马红艳. 2009

[3]细辛篮状菌叶枯病病原鉴定及室内防控药剂筛选. 刘坤,孙文松,张天静,沈宝宇,李晓丽. 2024

[4]一种大蒜叶枯病新病原菌鉴定与药剂敏感性测定. 陈德西,张鸿,何忠全,骆永亮,向运佳,冉咪. 2023

[5]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关天舒,朱茂山,李柏宏,张子君. 2009

[6]天津市新型月季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冯友仁,刘宝生,白鹏华. 2015

[7]广西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唐晨光,岑贞陆,黄思良,秦碧霞,覃丽萍,胡春锦. 2009

[8]云南省荞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卢文洁,罗志明,李春花,尹桂芳,王艳青,王莉花. 2019

[9]富贵竹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曹瑜,张荣意,杨光穗,谭志琼,董焕礼,尹俊梅. 2012

[10]我国桃树新病害——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勇,李晓军,曲健禄,范昆,杨建明. 2010

[11]樱桃果蝇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防治药剂的筛选. 李德友,陈小均,袁洁,胡吉峰. 2011

[12]明日叶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试验. 周洁,郭凤领,符家平,肖颖,徐绳武,吴金平. 2019

[13]辣椒新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裴月令,孙燕芳,冯推紫,陈园,龙海波. 2021

[14]福建蜜柚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高效防治药剂筛选. 赖宝春,姚锦爱. 2022

[15]青海省蚕豆赤斑病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 陈华,喻敏博,侯璐,张贵,刘玉皎. 2024

[16]秀珍菇黄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刘增亮,吴圣进,陈雪凤,胡虹娇,张雯龙,祁亮亮,陈孝玉龙. 2024

[17]云南省蒙自市辣椒黑斑病初步研究. 曾垄钢,鲁海菊,王栋,郑肖兰,杨杰. 2015

[18]梨梢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药剂敏感性研究. 谢昀烨,丘观玉,方丽,戴美松,施泽彬,武军,王汉荣. 2023

[19]半夏菌核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伍晓露,王帆帆,唐涛,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2023

[20]魔芋白绢病病原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与室内毒力. 张欣,曾宪浩,刘思睿,饶家瑞,罗林丽,赵兴丽,周玉锋.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