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水平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根系活力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小仙

作者: 钟小仙;江海东;顾洪如;曹卫星;朱练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氮肥水平;刈割间隔;伤流液;根系活力;粗蛋白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04 年 13 卷 06 期

页码: 62-6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探明氮肥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根系活力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在杂交狼尾草第1次刈割后,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4个N肥水平0,33.75,67.50和101.25kg/hm2,副区为4个刈割间隔21,28,35和42d)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均以施肥水平33.75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硝态氮总量平均值随施肥水平提高而增加,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根系伤流液强度、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为28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d,硝态氮总量平均值刈割间隔35d时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28和42d;2)植株粗蛋白含量N肥水平间差异显著,N肥水平101.25kg/hm2时平均粗蛋白含量达到13.34%,显著高于氮肥水平33.75kg/hm2和不施N处理,而与N肥水平67.50kg/hm2的平均粗蛋白含量12.59%无显著差异,刈割间隔28d时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83%,显著高于刈割间隔21,35和42d的粗蛋白含量11.86%,11.83%和11.05%;3)植株粗蛋白含量与根系伤流液中的氨基酸总量呈二次曲线关系;4)根系伤流液强度及其氮素形态变化规律为杂交狼尾草适宜施肥技术和刈割间隔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540.62

  • 相关文献

[1]施肥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钙磷镁含量的影响. 钟小仙,江海东,顾洪如,胡曙晖,曹卫星. 2005

[2]施氮对杂交狼尾草产量及硝酸盐的影响. 陈钟佃,张丽梅,刘明香,黄秀声,林永辉,李振武,钟珍梅,黄勤楼. 2009

[3]沼液及羊粪对牧草生产力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陈钟佃,冯德庆,黄秀声,唐龙飞,郑仲登. 2005

[4]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李敏,张洪程,李国业,马群,杨雄,魏海燕. 2012

[5]生物黑炭用量对赣东北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柳开楼,夏桂龙,李亚贞,余跑兰. 2015

[6]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根系伤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叶片生理状况的相互关系. 沈波,王熹. 2000

[7]亚种间杂交稻灌浆期间根系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的变化. 沈波,王熹. 2003

[8]两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的根系生理活性. 沈波,王熹. 2002

[9]不同灌水处理对春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晨,闫伟平,孙宁,刘晓龙,赵洪祥,谭国波,武志海,张治安,张丽华,边少锋. 2021

[10]不同品种葡萄伤流研究初探. 吕中伟,吴文莹,郭红光,娄玉穗,张柯,刘程宏. 2021

[11]利用黑肩绿盲蝽兼性取食特性评价转基因水稻生态风险. 黄芊,凌炎,陈玉冲,吴碧球,黄所生,李成,符诚强,黄凤宽. 2016

[12]不同地膜覆盖对冷凉区玉米根伤流液中含氮物强度的影响. 王俊鹏,历艳璐,于欣志,魏宏磊,赵洪祥,边少锋,张治安. 2023

[13]亚种间杂交稻根系伤流液与地上部细胞分裂素的变化. 沈波,潘沁红,陶龙兴,王熹. 2005

[14]氮肥对稻株含水量和伤流液的影响及其与对褐飞虱为害耐性的关系. 吕仲贤,Sylvia VILLAREAL,俞晓平,HEONG Kongluen,胡萃. 2004

[15]根际通气对基质气体、肥力及黄瓜伤流液的影响. 李天来,陈红波,孙周平,王五宏. 2009

[16]根际CO_2浓度升高对网纹甜瓜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刘义玲,顾丰颖,李天来,何雨. 2013

[17]大麦品种在拔节孕穗期对渍害的生理响应. 马跃芳,龚辉. 1990

[18]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伤流液对诱导水稻花药植株的效应. 张承妹,王少鸥. 1988

[19]调控措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伤流液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徐钰,江丽华,郑福丽,林海涛,宋效宗,谭德水,高新昊,刘兆辉. 2012

[20]应用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伤流液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果. 张承妹,章振华.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