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地区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涛

作者: 沈涛;刘良云;马金峰;李存军;王纪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L-THIA模型;非点源污染;土地利用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72-7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业生产营养物质的输出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以北京密云水库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土壤以及降水等下垫面信息,利用长期水文影响评价(T he Long-T erm Hydro log ic Im pact A ssessm en t,L-TH IA)模型,估算研究区内污染物的长期平均输出负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物输出负荷是不同的,其中以农用地对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在流域规划和管理中使用L-TH IA模型分析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是可行的。

分类号: X524

  • 相关文献

[1]基于L-THIA模型与3S技术的大亚湾陆域非点源总氮污染研究. 蒋婧媛,徐姗楠,黄洪辉,刘华雪. 2019

[2]GIS支持下的非点源污染模型. DennisL.Corwin,KeithLoague,TimothyR.Ellsworth,高鹏. 1999

[3]根据“源-流-汇”逐级控制理念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 胡梅,樊娟,刘春光. 2007

[4]牧场型小流域改善水质效果的优化管理措施. 李纯乾,柳金库,赵旭珍. 2011

[5]不同磷肥浓度下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的时空累积特征. 陈宝玉,王洪君,曹铁华,梁烜赫,杨建,任军. 2010

[6]寒旱区不同类型沟对非点源污染氮磷拦截效应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王志超,王高强,杨文焕,于玲红,李卫平,李彬,戚迎龙. 2020

[7]太湖山丘区典型小流域AnnAGNPS模型数据库建立研究. 陆亚秋,刘庄,李杨,张永春,赵军. 2010

[8]3种耕作土壤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刘娟,张淑香,宁东卫,张乃明. 2019

[9]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魏赛. 2009

[10]基于文献计量的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高懋芳,邱建军,刘三超,刘宏斌,王立刚,逄焕成. 2014

[11]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赵润,张克强,杨鹏,倪喜云,杨怀钦,马明中. 2011

[12]农业非点源污染状况与防治(综述). 李春杰,张强,韩宝文. 2006

[13]我国畜禽废弃物管理的生态补偿研究. 赵润,张克强,杨鹏,翟中葳. 2011

[14]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雷秋良,张继宗,岳勇,罗春燕,孙福军. 2008

[15]传统施肥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特征研究. 李虎,王立刚,邱建军. 2011

[16]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袁涛,马超,金剑锋,李琳一. 2010

[17]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氮磷流失特征初探. 张学军,陈晓群,刘宏斌,赵营,罗建航. 2010

[18]福州城市地表径流的非点源污染特性. 王库,吴文英,陈郁青,丁洪. 2009

[19]灵武农场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措施. 付少杰,田嘉宁,邢君杰,齐学斌,何晓斌. 2011

[20]恢复湿地可降低农业排水中氮、磷浓度. C.J.Woltemade,潘德成.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