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斑刺鲀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活性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志星

作者: 苏志星;岳彦峰;施兆鸿;彭士明;夏连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六斑刺鲀;仔稚鱼;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6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解决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初孵仔鱼高死亡率问题,研究了六斑刺鲀从初孵仔鱼到稚鱼(0~40 d)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六斑刺鲀仔稚鱼全长与日龄呈指数相关。初孵仔鱼体内就可检测到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整个实验周期内,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淀粉酶活性在20 d时达到最高,胰蛋白酶活性在10 d时达到最高,两者整体酶活随日龄都有所增加且胰蛋白酶增加更为明显;脂肪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1~5 d时酶活性快速降低,5~10 d时又显著升高,15~20 d时又迅速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胃蛋白酶在1~15 d时活性逐渐上升并在15 d时达到最高,之后缓慢下降并维持低值。溶菌酶(LZM)和免疫球蛋白M(IgM)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IgM活性在10 d时达到最高,LZM活性在5 d时最高,之后两者都波动地缓慢下降并最终维持在较低值。以上结果表明:尚未摄食的六斑刺鲀初孵仔鱼体内已存在各种消化酶,仔稚鱼消化酶活性变化与其发育阶段和饵料种类密切相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在六斑刺鲀仔稚鱼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变的混合营养期显著上升,之后缓慢下降到较低水平,说明营养转变过程对仔稚鱼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大,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升高增强了仔稚鱼的抗病能力,提高了养殖成活率。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半滑舌鳎仔稚鱼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常青,张秀梅,陈四清,梁萌青,刘寿堂. 2005

[2]西江鲤仔稚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变化. 刘亚秋,李新辉,李跃飞,李策. 2019

[3]怀头鲇早期发育阶段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英文). 刘伟,张秀梅,王立波. 2010

[4]枯草芽孢杆菌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刘晓勇,张颖,齐茜,赵明军,麦丽开,孙大江. 2011

[5]露水草粉碎粒度和添加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张易祥,丁志丽,吴成龙,明建华,杨霞,邵仙萍,孔有琴,叶金云. 2018

[6]不同饵料对美洲西鲱仔鱼生长、相关酶活力及体脂肪酸的影响. 刘志峰,高小强,于久翔,王耀辉,秦巍仑,郭正龙,黄滨,刘宝良,洪磊. 2018

[7]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消化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范文浩,方刘,周锦,阮国良,郭小泽,郑维友. 2021

[8]六斑刺鲀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岳彦峰,彭士明,张晨捷,高权新,施兆鸿,夏连军,王伟. 2017

[9]雄性密斑刺鲀与雌性六斑刺鲀人工杂交繁育技术研究. 叶丙聪,岳彦峰,黄海,彭士明,蒋科技. 2024

[10]鱼类仔稚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周洲,李正友. 2013

[11]青岛崂山青山湾人工鱼礁区及附近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郭书新,高东奎,张秀梅,李文涛,张沛东. 2017

[12]长江口和杭州湾碎波带仔稚鱼群聚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 陈渊戈,毛成责,林楠,钟俊生,徐兆礼. 2015

[13]仔稚鱼营养需要及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 宫官,薛敏,王嘉,吴秀峰,韩芳,郑银桦. 2014

[14]西伯利亚鲟仔稚鱼胚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宋炜,宋佳坤. 2012

[15]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卵及仔稚鱼时空分布. 李世健,陈大庆,刘绍平,范振华,任玉芹,段辛斌. 2011

[16]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卞晓东,张秀梅,高天翔,万瑞景,张沛东. 2010

[17]三种大型钵水母幼体对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的捕食选择性.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陈昭廷. 2016

[18]条石鲷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的变化. 尹彦强,傅荣兵,黄旭雄,温文,施兆鸿,罗海忠,严佳琦. 2011

[19]尖吻鲈尾部骨骼胚后发育研究. 周胜杰,胡静,马振华,陈旭,杨其彬,杨蕊,刘亚娟,孟祥君. 2018

[20]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和丰度的月变化. 李建生,林楠,凌建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