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I序列的长江中上游鲢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沙航

作者: 沙航;罗相忠;李忠;邹桂伟;梁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鲢;COI;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783-7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对长江中上游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种质资源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基因(COI)对长江中上游宜宾、忠县、万州、石首、监利、湘江6个鲢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648 bp的COI序列中共检测到42个变异位点,其中单变异位点14个,简约信息位点28个。6个群体123个个体共定义了2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0476~0.094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96~0.00982。6个鲢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万州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最高,忠县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最低,核苷酸多样性最低的为石首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进化树显示各群体的单倍型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此外,上游宜宾群体和万州群体与中游的石首、监利和湘江群体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中游的监利群体与石首群体和湘江群体也有一定的遗传分化,上游群体和中游群体应该分属于长江水系两个不同的种群。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长江上游中华纹胸鮡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 张力文,田辉伍,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汪登强. 2020

[2]基于线粒体COI和D-loop序列的黑龙江流域蛇(鱼句)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胡宗云,杨培民,宋红梅,牟希东. 2023

[3]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中华鳖3个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梁宏伟,曹力欢,罗相忠,朱成骏,崔峰,邹桂伟. 2021

[4]基于微卫星分析的长丰鲢种质资源遗传监测. 罗相忠,覃维敏,梁宏伟,沙航,邹桂伟. 2022

[5]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涛,吴彪,杨爱国,周丽青,刘志鸿. 2016

[6]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序列的江苏启东海域4种贝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永斌,葛玉双,程起群,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2

[7]东黄海沙海蜇群体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多态性. 刘敏,程家骅,马凌波,凌建忠,李建生. 2010

[8]我国不同地理群体栉江珧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分析. 严加坤,杨爱国,周丽青,吴彪,白临建,刘志鸿. 2013

[9]基于COI序列比较中国和科威特养殖鲳鱼群体的遗传差异. 孙鹏. 2015

[10]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张四明,汪登强,邓怀,余来宁. 2002

[11]长江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翟东东,蔡金,喻记新,王莹,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1

[12]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下游鲢遗传多样性现状的分析. 罗宇婷,方弟安,周彦锋,徐东坡,彭云鑫,彭飞,张桂宁,刘凯,尤洋. 2021

[13]两个人工雌核发育系鲢近交F_1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张桂蓉,严安生,邹桂伟,罗相忠,黄峰. 2005

[14]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野生鲢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姬长虹,谷晶晶,毛瑞鑫,朱新平,孙效文. 2009

[15]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张四明,邓怀,汪登强,余来宁. 2001

[16]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长江中下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朱晓东,耿波,李娇,孙效文. 2007

[17]津鲢与长江鲢遗传多样性分析. 阮瑞霞,李建林,宣云峰,陈文华,王荣泉. 2014

[18]长江下游放流鲢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张敏莹,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2012

[19]鲢微卫星标记研制及其在鲢和鳙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廖梅杰,杨官品,邹桂伟,危起伟,汪登强. 2006

[20]鲢补体C7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序列分析. 蒋菁菁,李英文,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李小芳,范振华,汪登强.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