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危起伟

作者: 危起伟;李罗新;杜浩;张晓雁;熊伟;张辉;沈丽;吴金明;张书环;王成友;李创举;柴毅;李奕慰;乔新美;刘志刚;高宇鹏;甘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鲟;水温;饵料;生态调控;人工繁殖;性腺;发育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3 年 20 卷 01 期

页码: 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14龄,体质量64 kg)实施了人工催产和授精,采获卵6.25万粒,精液2 850 mL,受精率为60.1%(36.3%~80.4%)。在(19.3±0.2)℃下经过约125 h,仔鱼大量孵出,获初孵仔鱼2.3万余尾。此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有效尝试可为今后养殖中华鲟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借鉴。

分类号: S961.2

  • 相关文献

[1]银鲳驯养技术的探讨. 王建钢,施兆鸿,彭士明. 2010

[2]水温和饵料对宝石鲈稚、幼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赵建,陈昆慈,朱新平,谢刚,郑光明. 2011

[3]基于GIS的东黄海渔场影响因子分析. 李小恕,李继龙,贾静. 2005

[4]温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侯俊利,刘鉴毅,张涛. 2010

[5]中华鲟胚胎的耗氧率. 唐国盘,刘鉴毅,危起伟,陈细华,杨德国,朱永久,杜浩. 2004

[6]鸡胚胎性腺发生发育的研究. 李碧春,陈国宏,王克华,钱菊汾. 2001

[7]密林熊蜂雄性成蜂生殖系统发育动态. 郭媛,刘耀明,邵有全. 2012

[8]中华鲟苗种的集约化生产系统. 杨德国,危起伟,朱永久,刘鉴毅,王凯,陈细华,李罗新. 2008

[9]中华鲟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的改进效果研究. 刘鉴毅,危起伟,杜浩,朱永久,杨得国,陈细华,王凯,甘芳,沈丽. 2006

[10]葛洲坝下中华鲟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效果. 刘鉴毅,危起伟,陈细华,杨德国,杜浩,朱永久,郑卫东,甘芳. 2007

[11]4种饵料对玉足海参幼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严俊贤,赵旺,于刚,温为庚,张钰伟,黄星美,邓正华,董义超. 2023

[12]中华鲟视网膜早期发育及趋光行为观察. 柴毅,谢从新,危起伟,陈细华. 2007

[13]不同水温对青鱂胚胎发育的影响. 刘盼,秦洁,张清靖,贾成霞. 2009

[14]中国紫蛤的人工育苗. 吴进锋,陈素文,陈利雄,朱长波,奚祝生,庄娘惜. 2009

[15]额尔齐斯河中的高体雅罗鱼胚胎和仔鱼发育观察. 韩豪祥,金洪宇,廉杰,马波. 2024

[16]转mtlD/gutD基因稻米对大鼠性腺毒性的实验研究. 陈河,王慧中,赵文华,蔡玲斐,王灵均,陈小囡,黄大年. 2007

[17]鸡胚PGCs迁移与性腺发育关系的研究. 李碧春,陈国宏,赵东伟,王克华,钱菊汾. 2002

[18]雌雄细鳞斜颌鲴不同部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比较与评价. 韩现芹,宋文平,姜巨峰,贾磊. 2013

[19]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早期发育的研究. 王桂兴,朱以美,侯吉伦,张晓彦,王玉芬,孙朝徽,姜秀凤,刘海金. 2014

[20]长尾草金鱼成熟期雌雄性腺RNA-Seq转录组分析. 张升利,付成东,梁拥军,李文通,孙砚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