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条件下作物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波

作者: 马波;马璠;李占斌;吴发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降雨;模拟;穿透雨;茎秆流;冠层截留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16 期

页码: 136-146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系统测定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谷子(Setaria italica)和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不同生长阶段的穿透雨、茎秆流和冠层截留,研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法测定了不同降雨强度、不同叶面积指数作物冠下穿透雨和茎秆流,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冠层截留。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探讨了3者与作物叶面积指数和降雨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30 min,玉米、大豆、谷子和冬小麦冠下穿透雨率分别平均为65.15%、85.52%、80.05%和72.18%;在40和80 mm/h降雨强度下降雨10~20 min,4种茎秆流率分别平均为34.59%、13.58%、19.42%和26.34%;在0.3 mm/min喷雾强度下,作物冠层截留量相对较小,冠层截留率分别为0.26%、0.90%、0.53%和1.48%。随作物生长,穿透雨量逐渐降低,茎秆流量和冠层截留量逐渐增加。降雨强度与穿透雨量和茎秆流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是2者占总降雨量的比例与降雨强度关系不显著(p>0.05)。随着作物生长,穿透雨冠下空间分布由均匀逐渐趋向于不均匀,具有趋于向行中汇集的趋势。该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作物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特征,可为农田水分有效利用和坡耕地土壤侵蚀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模拟降雨条件下谷子和冬小麦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马波,耿晓晨,马璠,李占斌,吴发启. 2014

[2]模拟降雨条件下玉米植株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 马波,李占斌,马璠,吴发启. 2015

[3]夏玉米降雨冠层截留过程及其模拟. 刘战东,刘祖贵,张寄阳,宁东峰,南纪琴,秦安振,牛犇,张宵,肖俊夫. 2015

[4]冬小麦冠层降雨截留过程及其模拟研究. 刘战东,高阳,巩文军,段爱旺. 2012

[5]川中丘陵区高粱植株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郑子成,张锡洲,李廷轩,王永东,林超文. 2013

[6]玉米不同生育期茎秆流特征及其模型构建. 马波,吴发启,陈宇,马璠 . 2011

[7]玉米冠下溅蚀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马波,马璠,吴秋菊,吴发启. 2012

[8]基于SPEI_KC的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周年干旱特征分析. 马雪晴,胡琦,王靖,潘学标,张君,王晓晨,胡莉婷,和骅芸,李蓉,邢梦媛. 2020

[9]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张曼雪,罗厚攀,陈川,余康宁,陈太阳,黄蓉,刘战东. 2024

[10]时间步长对作物日同化量模拟的影响. 冯慧慧,韦朝领,石春林,金之庆. 2011

[11]冬小麦冠层降水截留性能研究. 刘战东[1,高阳,巩文军,段爱旺. 2012

[12]玉米冠层对喷灌水量再分配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王迪,李久生,饶敏杰. 2006

[13]喷灌冬小麦冠层截留试验研究. 王迪,李久生,饶敏杰. 2006

[14]喷灌田间小气候对作物蒸腾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 王迪,李久生,饶敏杰. 2007

[15]黑河天涝池流域典型林分生态水文化学特征. 赵宇豪,高俊红,高婵婵,赵传燕,叶苗. 2017

[16]种植大豆地表土壤溅蚀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马波,吴发启,马璠. 2013

[17]海南岛橡胶林雨季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刘珉,吴志祥,杨川,陶忠良,谢贵水. 2012

[18]辽宁西部地区不同生育期玉米穿透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郭铭,凡久彬,杨宁,何俊仕. 2023

[19]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 刘建立,王彦辉,于澎涛,程丽莉,熊伟,徐丽宏,张淑兰,杜阿朋. 2009

[20]甜菜高糖丰产栽培供肥指标研讨. 高华援,李今松.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