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电灌区主要问套作种植模式产量优势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霍琳

作者: 霍琳;王成宝;姜万礼;杨思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间套作;土地当量比;生产优势度;系统稳定性;兴电灌区;Intercmpping pattern; Land equivalent ratio; Production dominance; System stability; Xingdian irrigation areas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科技

ISSN: 1001-1463

年卷期: 2012 年 011 期

页码: 3-6

摘要: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对兴电灌区不同间套作种植模式的产量优势评价结果表明,玉米、油葵、胡麻、豌豆的单作产量均高于间作,其中玉米与豌豆的间作优势最明显,LER达1.51;油葵与胡麻的间作优势相对较差,LER为1.38.玉米与胡麻、玉米与豌豆的生产优势度较高,但稳定性较差.间套作种植后,玉米和油葵植株矮化或弱化,主要产量要素降低;胡麻、豌豆与玉米间作可改善经济性状,而与油葵间作则相反.玉米与胡麻间作种植的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玉米与豌豆间作.

分类号: S344.2

  • 相关文献

[1]兴电灌区主要间套作种植模式产量优势评价. 霍琳,王成宝,姜万礼,杨思存. 2012

[2]兴电灌区主要带田系统生产力研究. 杨思存,王建成,霍琳,芦满济. 2005

[3]甘肃兴电灌区油葵与不同作物间作模式研究. 王建成,杨思存,车宗贤. 2014

[4]兴电灌区油葵/豌豆带田优化施肥方案研究.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2002

[5]兴电灌区带田油葵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王建成,杨思存,车宗贤. 2014

[6]兴电灌区主要带田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杨思存,马忠明,王建成,杨文玉,何贵文. 2008

[7]兴电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王建成. 2005

[8]兴电灌区玉米蚕豆带田栽培模式优化研究. 霍琳,姜万礼,王成宝,杨思存. 2012

[9]甘肃兴电灌区豌豆套种大豆高效模式研究. 郭继红,霍琳,王成宝,杨思存. 2014

[10]兴电灌区油葵/豌豆带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霍琳,王建成,杨思存. 2002

[11]不同类型及品种油菜与小麦间作效应研究. 文雁成,宋文光. 1993

[12]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韦贞伟,陈超,熊先勤,张园,李复炜. 2015

[13]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梁开明,章家恩,杨滔,罗明珠,傅玲. 2014

[14]玉米/大豆间作提高农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安颖蔚,史书强,冯良山,张鹏. 2016

[15]辽西半干旱区玉米与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杨宁,蔡倩,冯晨,张哲. 2017

[16]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 2020

[17]覆膜对玉米间作豌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6

[18]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生产力及水分利用. 董宛麟,张立祯,于洋,苟芳,赵沛义,妥德宝,潘学标. 2012

[19]岩溶山区玉米白三叶间作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唐柳办,王家豪,王雷挺,王普昶,赵丽丽. 2022

[20]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系统产量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孟维伟,高华鑫,张正,夏海勇,刘灵艳,郭峰,李宗新,万书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