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及邻区侏罗纪原型盆地恢复及油气勘探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乔

作者: 冯乔;付锁堂;张小莉;陈琰;汪立群;周飞;倪金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盆地边界;相带展布;原型盆地;构造性质;柴达木盆地

期刊名称: 地学前缘

ISSN: 1005-2321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44-5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最重要的源储层系之一。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实测、地震解释、显微构造分析等大量系列资料的综合应用与分析,认为研究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右行逆冲-走滑构造运动、早—中侏罗世伸展运动、早白垩世北西-南东向挤压及新生代南北向挤压运动,它们与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早期(小煤沟组至大煤沟组)在NE向伸展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断陷盆地、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彩石岭组—洪水沟组)热力沉降坳陷盆地、早白垩世南北向挤压坳陷盆地密切相关。侏罗纪原型盆地发育三类沉积边界,即盆缘不整合边界(缓坡型和陡坡型边界)、盆内正断层边界、后期逆断层改造边界。不同的现存盆地边界类型对原型盆地恢复的作用不同。侏罗纪盆地以东昆仑构造带为界具有"北陆南洋"的古地理格局,柴达木地区的侏罗纪盆地主要发育在沿岸造山带和岛弧带的山前坳陷以及薄弱的柴北缘加里东俯冲碰撞带之上,形成相对分隔的独立盆地群。柴达木早、中、晚侏罗世原型盆地的分布因受到古特提斯洋向北偏东方向的俯冲作用和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作用的影响,其沉积中心和沉积范围呈现出从早到晚向东北方向逐渐迁移的规律。早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西部的冷湖—马海一带,中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柴北缘中段的大柴旦—怀头他拉一带,而晚侏罗世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德令哈—乌兰一带。

分类号: P618.13`P534.52

  • 相关文献

[1]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演化. 张飞鹏,吴智平,李伟,张岱秀,张顺. 2018

[2]柴达木盆地节能日光温室存在问题与发展探讨. 薛寒青,杜中平,陈来生. 2008

[3]柴达木盆地干旱区灌溉枸杞田土壤砷空间变异及评价. 肖明,杨文君,吕新,迟德钊. 2014

[4]枸杞田农药中砷、镉输入统计与相关含量比较. 杨文君,肖明. 2016

[5]柴达木盆地郁金香种球繁育试验. 樊光辉,张广楠. 2007

[6]柴达木盆地豆类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刘玉皎. 2003

[7]青海省野生黑果枸杞种质资源调查. 祁银燕,郝广婧,陈进福. 2018

[8]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条件下有效成分测定与分析. 樊光辉,张得芳,王占林,谢守忠. 2017

[9]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果枸杞的表型多样性. 刘桂英,祁银燕,朱春云,陈雪妍,陈进福. 2016

[10]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李月梅. 2018

[11]两种果型黑果枸杞土壤中基本养分含量比较. 陈雪妍,祁银燕,刘小利,刘桂英. 2017

[12]柴达木盆地野生与栽植黑果枸杞中花青素、多糖和多酚含量. 祁银燕,刘桂英. 2018

[13]柴达木盆地白果枸杞果实活性成分测定与分析. 樊光辉,王占林,谢守忠. 2017

[14]柴达木盆地植被调查与研究. 尤勇刚,杨庆华,王攀,杨占武,毕志伟,杨振京,邓磊. 2019

[15]遮光处理对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郝广婧,祁银燕,朱春云. 2018

[16]柴达木盆地细土平原带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盐渍特征. 李月梅. 2019

[17]青海柴达木盆地梭梭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宗英,李巍,朋毛当智,赵越,王宁,马昀,张旭斌,韩英杰. 2021

[18]柴达木盆地东缘早古生代弯山构造. 牟墩玲,李三忠,王倩,赵淑娟,李玺瑶,周在征,刘晓光. 2018

[19]水肥耦合技术模式助推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李月梅. 2019

[20]柴达木盆地资源植物——罗布麻的开发利用. 王宁,陈斌.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