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合饲4号的选育及其不同密度下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坤明

作者: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合饲4号;密度;产量;光合特性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6

摘要: 青贮饲用玉米新品种合饲4号是以L0823为母本、L98-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7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更好地了解其栽培特性以及加速该品种的推广,在详细介绍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品质以及抗性表现的同时,又以该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下生物产量以及灌浆期光合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饲4号青贮产量高,收获时中性洗涤纤维含量38.0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6.37%、粗蛋白8.34%,营养品质高,饲用价值优良,且具有较强抗病抗倒能力;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逐渐减小,初始荧光F0逐渐增加,最大量子数Fv/Fm与PSⅡ的潜在活性Fv/F0逐渐减小,且回归分析表明,合饲4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79 043.3株/hm~2左右,该密度下其生物产量可达87 008.5 kg/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耐密玉米杂交种密度效应研究. 杨贵兰,李新海,李红,李爱军,董红芬,申毅力. 2009

[2]不同密度对利民33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李瑞平,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刘武仁. 2014

[3]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史磊,王延波,李明,徐亮,赵海岩. 2015

[4]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对密度的光谱特征响应. 唐丽媛,马玮,李连禄,赵明. 2013

[5]密度对高油玉米HE-2灌浆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达龙珠. 2011

[6]播期和密度对红粱丰1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康林,汪灿,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 2020

[7]机播条件下行距与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竹,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张耀兰. 2011

[8]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伟燕,李志刚,李瑞平. 2010

[9]不同密度杂草稻对栽培稻光合特性及灌浆进程的影响. 苏云,许晓明,李贵. 2012

[10]不同密度与缩节安用量对麦后短季棉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李伶俐,杜远仿,张东林,马宗斌,谢德意. 2008

[11]不同种植密度对南疆机采棉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娜,冯璐,李玲,李春梅,马云珍,王芳,李志鹏,万素梅,李亚兵,徐文修. 2021

[12]氮肥和密度互作对机插超级杂交稻叶型、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刘科,何爱斌,龙继锐,卢碧林,田小海,张运波. 2015

[13]西北旱作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 2017

[14]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 赵小强,陆晏天,白明兴,徐明霞,彭云玲,丁永福,庄泽龙,陈奋奇,张大志. 2020

[15]不同品种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效应分析. 王斐,王克雄,关耀兵,吴利晓,张倩男,邵千顺,吴莹莹. 2019

[16]减氮配施有机物料对玉米-白菜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光合特性和产品品质的影响. 陈云梅,赵欢,肖厚军,谢婷婷,秦松,胡岗. 2021

[17]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高宇,杜二小,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18]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2024

[19]一次性施肥方式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严旖旎,石晓旭,刘海翠,单海勇,刘旭杰,张晋,刘建,李赢,杨美英. 2022

[20]追施不同形态氮素对膜下滴灌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李开宇,孙占祥,杨宁,郑家明,朱志闯,肖继兵,冯良山,卢闯.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