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高粱主要穗部性状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龙文靖

作者: 倪先林;刘天朋;赵甘霖;丁国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高粱;穗部性状;籽粒品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7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823-8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杂交高粱(Sorghum bicolor)主要穗部性状与籽粒品质的关系,以58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应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杂交高粱群体的穗长、穗轴长、一级枝梗数、二级枝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穗部性状和粗蛋白质、粗脂肪、粗淀粉、支链淀粉、单宁含量等籽粒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主要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一致,穗部性状与穗粒重相关联的顺序是千粒重>穗粒数>二级枝梗数>一级枝梗数>穗长>穗轴长。两种分析方法在分析穗部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关联度分析表明,各穗部性状对单宁含量关联度较小,穗长、穗轴长、穗粒数这3个性状对各品质性状的关联度较大。而相关分析表明,粗脂肪含量与穗长和穗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淀粉含量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支链淀粉含量与穗长和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单宁含量与一级枝梗数和二级枝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分析结果比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准确,其结果可为选育高产、优质杂交高粱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穗部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胡炯凌,赵甘霖,丁国祥,倪先林,刘天朋,汪小楷. 2017

[2]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张彪,田玉秀,谭君,陈洁,何文铸,康继伟. 2010

[3]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谢戎,李乾平,唐春,刘成元. 2007

[4]糯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研究. 李永洪,谢戎,唐春,杨跃华,刘成元. 2008

[5]玉米4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高祥扩,杨克昌,黄清梅,鲁用强,冯素芬,赵自仙,赵翠英. 2012

[6]利用F2∶3家系群体分析寒地水稻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潘明泉,姜树坤,王立志,赵宏亮,杨贤莉,李忠杰,迟力勇,邹德堂. 2019

[7]广西不同产量水平普通玉米穗部性状与其产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林秀芳,陈勤平,叶万典. 2015

[8]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分析. 刘海燕. 2009

[9]我国北方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演变及与产量的关系. 王晓东,史振声,李明顺,朴琳,鲁俊田. 2011

[10]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翟世宏,李爱军. 2005

[11]山西小麦品(系)种穗部与籽粒性状分析. 张东旭,张俊灵,闫金龙,孙美荣,张树彬. 2017

[12]玉米苗期不同供水条件下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崔震海,张立军,樊金娟,阮燕晔,马兴林. 2008

[13]粳稻盐粳188航天诱变后代穗部性状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黄河,刘冰,崔洺霖,赵一洲. 2021

[14]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刘迪,兰进好. 2013

[15]水稻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的QTL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刘进,姚晓云,范淑秀,黎毛毛,郭乃辉,王鑫瑞,王嘉宇,陈温福. 2018

[16]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 2019

[17]云南省高原粳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蒋聪,段玉云,杨旭昆,吴志刚,邹茜. 2020

[18]食用向日葵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 贾晓军,丁变红,杨芬,吴新明,雷伟. 2019

[19]晋中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影响因素浅析. 张越,赵丽,王创云,牛学谦,邓妍,郭虹霞,张丽光,王陆军. 2017

[20]2种体型禾花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苏换换,李娅娅,黄樟翰,李辉安,黄剑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