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绥玉29号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运强
作者: 石运强;魏国才;金振国;高利;孙艳杰;邵勇;张长勇;赵广勤;邵红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绥玉29号;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16-118
摘要: 为探讨研究绥玉29号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连续三年对该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绥玉29号可在八五四农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栽培种植,本地区适宜密度为60 000~67 500株/hm~2。该品种具有植株综合性状好,熟期适宜,产量高,品质好等性状,三年试验结果,平均公顷产量10 620.7 kg。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旱兼用玉米新品种辽单565. 王兆川,张万政,王学铭,李强. 2012
[2]旱作玉米新品种富农821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侍梅,张文博,陈丽. 2014
[3]极早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内早1O1选育及栽培技术. 冯勇,孙峰成,张来厚,苏二虎,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 2011
[4]玉米新品种沃锋9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茂盛,刘军,王彦君,张建跃,王长彪. 2013
[5]玉米新品种嫩单23及栽培技术.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19
[6]玉米新品种江单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胡少新,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任洪雷,杨剑飞,刘畅,梁虹. 2021
[7]玉米新品种冀丰179特征特性和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王延兵,王宝强,王爱兵,武玉华,宋炜,张动敏. 2017
[8]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君实6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徐劲松,张红梅,徐青松,董亚玲. 2019
[9]玉米新品种鹏玉3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俊强,韩业辉,周超,徐婷,袁明,马波,曲忠诚,谭可菲,李青超,刘洋,丁昕颖,李铁,孙铭隆,徐邦会,马宝新. 2022
[10]玉米新品种庆源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周超,苏才,张翰鹏,马宝新,王俊强,韩业辉,许健,徐婷,王连霞,丁昕颖. 2022
[11]两个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李霞,张成华. 2003
[12]宁单13号玉米选育技术. 梁爱珍,陆苏宁,罗建鹏,梁爱宁. 2011
[13]极早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内早101选育及栽培技术. 冯勇,孙峰成,张来厚,苏二虎,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 2011
[14]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大正二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徐劲松,徐青松. 2014
[15]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辽单678. 王德生. 2012
[16]玉米新品种-辽单111. 王德生. 2010
[17]玉米新品种辽单1211及其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1
[18]鲜食玉米新品种"甜玉8号". 王德生. 2007
[19]饲用青贮玉米辽单625及其栽培. 王德生. 2012
[20]玉米新品种辽613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玉米PR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郝立冬;徐磊;闫治斌;李世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PRX基因家族;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
小麦矮腥黑粉菌g6843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贾玉凤;张滨;郭笑维;马骏豪;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
-
ZmCYP90D1调控玉米叶片褶皱发育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诗晗;沈海军;高利;赵婉婷;武小霞
关键词:玉米叶片;基因定位;平铺细胞;油菜素内酯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关键词:杂种优势;玉米;SNP;聚类分析;遗传相似度;主成分分析
-
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吴雨恒;张维耀
关键词:玉米;绥玉5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