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密度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蕾蕾

作者: 李蕾蕾;李聪;王永辰;苗丽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打旺;种子产量因素;种子产量;灌溉;密度

期刊名称: 草地学报

ISSN: 1007-0435

年卷期: 2008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70-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比例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总量相同的情况下,灌溉方式对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实际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开花期灌溉900 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611.1与333 kg/hm2,比对照(CK)分别提高105.7%和73.1%;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灌溉450 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353.6和258.2 kg/hm2,比CK提高72.9%和34.2%;穴栽行株距1.0 m,潜在种子产量达1022.4 kg/hm2,实际种子产量为269.8 kg/hm2,比行株距1.5 m(717.4和176.8 kg/hm2)分别提高42.5%和52.6%;条播中,行距115 cm,潜在种子产量达1657.4 kg/hm2,与行距75 cm(1310.6 kg/hm2)和90 cm(1152.4 kg/hm2)相比,分别提高26.5%和43.8%,而行距115 cm,实际种子产量为337.2 kg/hm2,与行距75 cm(316.2 kg/hm2)和90 cm(223.4 kg/hm2)相比,分别提高6.6%和50.9%。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农艺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组分的影响. 俞鸿千,欧成明,王占军,毛培胜,李曼莉,王冲,马灯. 2021

[2]沙打旺. 张文淑. 2002

[3]羊草. 武保国. 2003

[4]施肥对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李蕾蕾,李聪,王永辰,苗丽宏. 2007

[5]行距播种量施肥灌水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产量的影响. 穆尼热,顾祥,朱忠艳,王承军,田聪. 2013

[6]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吕会刚,张玉发,方唯. 2011

[7]施N量、密度对“黔引普那菊苣”种子产量的影响. 刘凤霞,韩永芬,舒健虹. 2009

[8]种植密度对甘科5号辣椒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刘克禄,陈卫国,田斌,王佐伟. 2016

[9]红麻夏播秋插植留种密度研究. 宋佩文. 1998

[10]红麻夏播秋插值留种密度研究. 宋佩文. 1998

[11]密度对黄瓜采种产量的研究初探. 赵国云,陈正武. 2000

[12]密度对鹰嘴豆主要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关耀兵,牛永岐,周丽蕾,赵永峰. 2018

[13]新高粱4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冯国郡,涂振东,郭建富,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叶凯. 2009

[14]30英寸行距下棉花高产表型及相应的生产制. T. A. Kerby,王淑民. 1990

[15]黄河故道特有牧草-沙打旺的特性与开发利用. 冯长松,宋元冬,李绍钰,马志林. 2011

[16]沙打旺毒素3-NPA的动态变化. 吴自立,李素群,王钦. 1991

[17]沙打旺愈伤组织再分化及植株形成的研究进展. 王未祥,高建民,张爱东,张琼琳,王海霞,孙杰. 2016

[18]PEG引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的生理生态效应. 王彦荣,张建全,刘慧霞,胡小文. 2004

[19]施肥对沙打旺根系提水及土壤养分活性的影响. 刘小莉,张洪荣,傅华. 2007

[20]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哲,黄淑萍,杜桂娟,马凤江,杨姝,刘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