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籽实营养物质与脂肪酸组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晶
作者: 陈晶;尹伟平;陈思;胡莹莹;武琳琳;刘岩;李岑;张树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飞蓟;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酸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60-65,85
摘要: 为促进水飞蓟综合开发和利用,对其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氨基酸和脂肪酸成分,系统检测并评估水飞蓟籽实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水飞蓟籽实中蛋白质含量为12.05%,氨基酸种类丰富,包含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未检测到色氨酸),EAA/TAA为0.3240,SRC值为73.3,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第一限制级氨基酸为亮氨酸;淀粉含量为227.25 mg·g-1;水飞蓟籽实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钾、铁、锌、锰、硒等多种人体有益的矿质元素,含量顺序为钙>钾>镁>磷>铁>钠>铝>锌>铜=锰>钼>镍>硼>硒;粗脂肪含量为31.74%,富含2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1种,占比66.12%,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综上说明,水飞蓟籽实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作为潜在的蛋白质、脂肪酸、淀粉来源,药用和非药用部位都可加工利用,开发潜力巨大.
分类号: TS2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不同地区紫苏籽的油用成分分析. 李慧琳,奉斌. 2015
[2]海拔、纬度、温度对向日葵脂肪及脂肪酸、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张运达,王凤琴,姚一萍. 1993
[3]紫苏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沈奇,王仙萍,杨森,商志伟,杜才富. 2019
[4]双孢蘑菇野生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郑惠清,郭仲杰,蔡志欣,卢园萍,廖剑华,陈美元. 2021
[5]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脂肪酸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组分的变化. 谷维,李彩凤,马凤鸣,王玉波. 2012
[6]肉食性仔稚鱼的营养需要与饲料开发的研究进展. 李诗洋,胡俊茹,黄燕华,王国霞. 2023
[7]对部分高蛋白高油玉米种质的深入评价. 刘世民,贺微仙,薛淑敏,李燕. 1996
[8]柞蚕蛾营养成分检测与分析. 王林美,李树英,岳冬梅. 2014
[9]鄂豫皖芝麻种质资源品质状况分析. 张秀荣,冯祥运,肖唐华. 1993
[10]不同泌乳期、胎次对牛乳乳成分的差异分析. 董燕婕,苑学霞,范丽霞,梁京芸,王磊,赵善仓. 2019
[11]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对头茬茸和二茬茸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刘松鑫,宫瑞泽,王泽帅,毕晓东,卢思,孙印石. 2021
[12]老年肌少症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郭宇,赵前程,李莹,邱斌,刘佳雯. 2024
[13]不同氮水平对高油玉米吉油一号籽粒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黄绍文,孙桂芳,金继运,何萍,王秀芳,张国刚,谢佳贵,张宽. 2004
[14]野蚕长期蛹和家蚕蛹的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 张智勇,刘彬斌,杜周和,粟思源,刘俊凤. 2020
[15]东北地区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化学品质研究综述. 纪锋,杨光宇. 1997
[16]柞蚕黄色蛹和黑色蛹的营养成分检测分析. 王林美,李树英,岳冬梅. 2013
[17]元宝枫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积累与可溶性糖、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马秋月,王亚楠,李淑顺,闻婧,朱璐,颜坤元,李淑娴,任杰,张斌,李倩中. 2021
[18]花生主要品质性状的QTLs定位分析. 张新友,韩锁义,徐静,严玫,刘华,汤丰收,董文召,黄冰艳. 2012
[19]一种新型微颗粒饲料-卤虫虾片的营养分析. 王彩理,滕瑜,乔向英,朱伯清. 2002
[20]几种早实核桃坚果中蛋白质、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郝艳宾,王克建,王淑兰,庄艳玲.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寒地秸秆食用菌基质化利用及灭菌工艺研究与展望
作者:杜佳楠;任泓铭;于文昌;刘岩;邢蕾;刘向东;姜永成;张秀华
关键词:食用菌基质;寒地秸秆;灭菌工艺
-
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抗病基因检测及品质鉴定
作者:王珊珊;王晨瑜;郄丽娟;尹伟平;杨超沙;尹庆珍
关键词:樱桃番茄;抗病基因检测;PARMS;亲本资源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体系为例
作者:王森;周至辅;魏国平;刘岩;顾霏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验模式;亚夫工作站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诱导的炎症反应及抗炎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乔常宏;陈晶;罗琴;刘宝玲;何振文;刘丁语;陈翔宇;王晓虎;王刚;白挨泉;蔡汝健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炎症反应;细胞因子;抗炎药物
-
不同等级箬阳龙珍茶品质差异分析
作者:任晓晋;孙素玲;刘岩;胡桂仙
关键词:箬阳龙珍;茶叶;等级;品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中药火麻仁基原植物大麻中大麻素药理作用与开发应用性研究
作者:徐姣;孔令阳;闫嵩;马伟;张树权
关键词:大麻;大麻素;药理作用;开发利用
-
戊型肝炎病毒跨物种传播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何振文;刘丁语;刘宝玲;张翩;王晓虎;王刚;黄元;陈晶;杜宗亮;蔡汝健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HEV);人兽共患病;跨物种传播;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