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部海域珊瑚群落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春斌

作者: 贾春斌;王佳美;唐振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圳东部海域;珊瑚群落;生态退化

期刊名称: 渔业研究

ISSN: 1006-5601

年卷期: 2020 年 42 卷 006 期

页码: 590-597

摘要: 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对深圳东部海域的珊瑚群落分布、种类、覆盖率及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73种,其中软珊瑚2种、柳珊瑚9种、海葵2种、石珊瑚60种.调查结果显示:深圳东部海域珊瑚呈带状分布,生长带较窄,平行于海岸,垂直分带不明显,空间结构比较简单,石珊瑚多分布在沿岸水深约6m以浅区域,软珊瑚分布范围较广,最深可达水深16 m,柳珊瑚则在水深9 m以上的沙底海域分布较多.统计分析表明:大澳情人岛站位的珊瑚覆盖率最高,为41.60%,背仔角站位的覆盖率最低,仅为2.50%.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石珊瑚分布种类有所增加,但覆盖率下降,优势种为团块形、亚团块形以及表覆形的蜂巢珊瑚、菌珊瑚和滨珊瑚等,群落生态退化严重.近海工程、珊瑚盗挖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可能是珊瑚及其生长环境受到破坏的主要因素.

分类号: P737.2%P745

  • 相关文献

[1]辽西水土流失区生态退化程度诊断分析. 贾天会. 2008

[2]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其对系统退化的影响. 潘志华,安萍莉,郑大玮,妥德宝. 2002

[3]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潘志华,安萍莉,刘亚玲,郑大玮,妥德宝. 2004

[4]农户生计资本对生态退化逆转趋势影响分析. 陈玉兰,苏武峥,罗万云. 2020

[5]植物化学保护中的关键化学问题. 崔海信. 2014

[6]辽西地区生态退化主要成因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李菲.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