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组织培养中胚状体发生及细胞学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桂云
作者: 刘桂云;吴敬音;吴鹤鸣;鲍维钊;奚元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组织培养;胚状体;细胞学观察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6 年 01 期
页码: 25-32
摘要: 以戴维逊氏棉(Gossypium davidsonii Kell.)叶片切块接种在附加ZT0.1—2mg/l和IAA0.05—1.2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2—3周,发生愈伤组织。5—6周,在愈伤组织表面出现胚状体,其发生频率达56.5%。将胚状体转移到添加GA_3,IBA和KT的3/4MS或MS培养基中,再生了具有1—8片幼叶的小植株。 细胞学观察表明,胚状体具有结构完整和独立维管束系统的特点,与有性的合子胚相似。还观察到胚状体发生的几个主要过程:从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产生分生细胞,再形成一圈形成层状细胞包围的小细胞团,继而发育为具有根端(胚根)和茎端(胚芽)的胚状体。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棉花新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快速分化胚状体研究. 张朝军,李付广,刘传亮,武芝霞,王玉芬,李凤莲. 2004
[2]降低棉花胚性愈伤褐化研究. 李付广,王玉芬,武芝侠,李风莲. 2005
[3]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细胞结构变化及其植株再生. 姚悦梅,张振超,山溪,肖燕,朱建飞,戴忠良. 2019
[4]新疆海岛棉体细胞胚状体的发生和芽的分化. 李仁敬,孟庆玉,魏良民,孙严,危晓薇,党兆男,于喜凤. 1993
[5]毒莠定对郁金香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产生的影响. 周音,张智奇,张建军,顾佳清. 2011
[6]苦瓜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 陈新,岳春芳,陈放. 2006
[7]人工种子. 张宝红,丰嵘. 1992
[8]皇竹草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徐利远,岳春芳,尹春蓉. 2001
[9]紫花苜蓿高频再生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王凭青,周兴龙,杨青川,吴明生,谢伟伟. 2005
[10]滇独蒜兰的组织培养研究. 吴丽芳,张素芳,杨春梅,李树发. 2005
[11]棉花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孙英坤,代其林,龚元亚,田霞,杨娟,谢琳,王劲. 2011
[12]棉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所需的激素浓度及配比的研究. 孙英坤,代其林,龚元亚,田霞,杨娟,谢琳,王劲. 2011
[13]棉花体细胞培养中染色体的变异. 周志林,聂以春,张献龙,胡婷婷. 2008
[14]几种金属离子对棉花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 张海平,邵明彦,袁淑娜,倪密,华水金,王学德. 2009
[15]棉花组织培养中异常苗的发生与转化. 李秀兰,李凤莲,李付广. 1996
[16]2,4-D、KT对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董合忠,焦改丽,陈志贤. 1993
[17]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刘传亮,张朝军,李付广. 2008
[18]棉花组织培养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方,张宝红. 2004
[19]‘新陆早33号’棉花转基因体系建立及AtPGIP1基因的导入. 肖向文,刘海峰,李雪源,曹艳艳,王俊铎,黄芳,郑巨云,谢旗,李晓波. 2014
[20]陆地棉中棉所2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刘传亮,马峙英,李付广,李凤莲,王玉芬,武芝霞,张朝军.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杆菌介导草酸氧化酶基因转入油菜
作者:何晓兰;刘桂华;吴敬音;薛启汉;倪万潮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草酸氧化酶基因;农杆菌介导法;菌核病;接种
-
钾高效利用型转基因棉花的培育
作者:施卫明;严蔚东;黄骏麒;吴敬音;何小兰;汤利;王校常
关键词:钾;转基因棉花
-
6BA和AgNO_3对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作者:何小兰;吴敬音;朱卫民;薛启汉
关键词:6BA;AgNO3;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
-
慈姑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导入棉花获得转基因植株
作者:黄骏麒;龚蓁蓁;吴敬音;陈松;束春娥;谢伟军;周宝良;沈新莲
关键词:慈姑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棉花;转基因植株
-
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表达量的时空变化
作者:陈松;吴敬音;周宝良;黄骏麒;张荣铣
关键词: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时空表达
-
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英文)
作者:陈松;吴敬音;程德荣;张荣铣;黄骏麒
关键词:转Bt基因棉;Bt毒蛋白;ELISA;检测
-
苏云金杆菌HD-73杀虫蛋白的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陈松;吴敬音;沈新莲;张荣铣;黄骏麒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HD73杀虫蛋白;多克隆抗体;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