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然

作者: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种植密度;株型;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7-13

摘要: 文章以俄罗斯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Лидия和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Персона为试验材料,设置25万、40万、55万、70万、85万株/hm2这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2种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显著影响不同株型大豆品种Лидия和Персона的农艺性状及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均呈现相似变化趋势。其中,株高和底荚高度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整体上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平作条件下,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Лидия适宜种植密度为55万株/hm2,产量最高可达2.51 t/hm2;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Персона适宜种植密度为40万株/hm2,产量最高可达2.47 t/hm2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邱强,石一鸣,闫晓艳,张伟,高淑芹,董岭超. 2008

[2]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2019

[3]密度对分枝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德彬,张鸣浩,孟凡钢,饶德民,赵婧,张伟,闫晓艳. 2020

[4]密度对晋北区大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旭丽,邢宝龙,王桂梅,殷丽丽. 2017

[5]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李峰,苟作旺,张恺东,祁旭升. 2021

[6]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产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元成,曹霞,孙浩楠,史铎,毛庆丰,叶英杰,邱红梅,李志刚,张卫国. 2023

[7]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武新艳,张振晓,张小虎. 2014

[8]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株型、病害发生程度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代贵金,宫殿凯,陈盈,李海波,刘宪平,于广星. 2019

[9]种植密度和品种对北疆机采棉营养器官形态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宋延鸿,阿依古再丽·玉苏普,王雪姣,赵鸣泽,布阿依姆·阿布都热依木,张立祯,李杰,巴特尔·巴克,孙帅,火勋国. 2024

[10]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朱吉风,张俊英,蒋美艳,江建霞,杨立勇,王伟荣,李延莉,周熙荣. 2021

[11]3个不同株型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试验. . 2012

[12]3个不同株型玉米适宜密度的研究. . 2012

[13]氮密互作对不同株型玉米形态、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肖万欣,刘晶,史磊,赵海岩,王延波. 2017

[14]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夏玉米产量和冠层特性的影响. 张慧,钱欣,高英波,薛艳芳,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 2020

[15]不同株型木薯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张林辉,宋记明,李月仙,段春芳,刘倩,严炜,沈绍斌,易怀锋,刘光华. 2015

[16]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长远,王磊,齐玉鑫,孙晓环,孙国宏,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2023

[17]密度对不同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振兴,李凤海,郭国锦,吕桂华,陈坚剑. 2016

[18]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常程,张书萍,刘晶,赵海岩,王建迎. 2008

[19]山东省审定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株型演变. 徐冉,张礼凤,王彩洁,李伟. 2007

[20]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 章迪,郑均娥.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