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根系~(32)P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器官建成关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志芬

作者: 王志芬;陈学留;余美炎;申秀珍;王奎波;王同燕;雷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根系;32~P吸收活力;器官建成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5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458-4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32)P土壤注射研究了冬小麦根系~(32)P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器官建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冬前,随着气温的降低,根系~(32)P吸收活力逐渐下降.越冬后,随着气温的回升,根系~(32)P吸收活力逐步提高,其回归方程为.y=33.71-0.60x+2.72×10~(-3)x~2(r=-0.7460).起身后,植株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并随着气温回升速度的加快,根系~(32)P吸收活力迅速增高,到孕穗前后达到高峰.抽穗后,根系~(32)P中吸收活力又下降,其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4.0749xe~(-0.0464x)(r=-0.9900).根干重的累积动态与地上部总干重、茎叶干重、穗干重的累积动态有显著的相关性.根系~(32)P吸收活力的变化与地上部干重、茎叶干重和根干重累积速率的变化是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穗干重累积速率的变化之间则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r=-0.9788).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张明乾,陈金,郭嘉,田云录,杨世佳,张丽,杨冰,张卫建. 2013

[2]不同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耗水特征的影响. 薛丽华,陈兴武,胡锐,谢小清,段丽娜. 2014

[3]氮对亏缺灌溉冬小麦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机制. 秦文利. 2018

[4]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动态及产量对不同氮源配施的响应. 熊淑萍,王小纯,李春明,马新明,杜少勇,张营武,蔺世召. 2011

[5]间作冬小麦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赵秉强,张福锁,李增嘉,李凤超,史春余,张骏,张新春,申加祥,潘海军,赵甲美,尹玉波,武传杰. 2003

[6]灌水方式和灌溉量对冬小麦根冠结构的影响. 吕丽华,李谦,董志强,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姚海坡. 2014

[7]保水剂用量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黄占斌,赵西宁,管秀娟,何方. 2011

[8]前期控水条件下冬小麦和根系和群体光合作用特点. 马瑞昆,王学臣. 2001

[9]冬小麦根系生态和农艺学特性研究进展. 王志芬,张福锁,孙永堂. 2002

[10]供水深度与冬小麦根系发育的关系. 马瑞昆,蹇家利,贾秀领,刘淑贞. 1991

[11]播前灌水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永芳,关军锋,及华,孙玉龙,李广敏. 2005

[12]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冬小麦根冠生长的影响. 杨贵羽,罗远培,李保国,刘晓英. 2003

[13]水分调控对冬小麦根系与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王汉芳,吕凤荣. 2012

[14]不同水氮运筹对滴灌冬小麦根系生长、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薛丽华,赵连佳,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赛,乔旭,张永强. 2017

[15]应用Minirhizotrons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根系的生长动态. 邱新强,高阳,段爱旺,黄玲,李迎,孙景生,王景雷. 2011

[16]冬小麦干旱胁迫下不同土层根量分布与产量的关系. 孙书娈,陈秀敏,乔文臣,孟祥海,魏建伟. 2008

[17]喷施"黑汁"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与产量相关性的影响. 魏迎春,王菊花,张永鹏,王兰,梁艳华,范瑞英,于明寨,范春捆. 2019

[18]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王凯,贾永红,罗四维,王润琪,郝立冬,张金汕,石书兵. 2023

[19]考虑水分胁迫滞后影响的作物生长模型. 刘晓英,罗远培,石元春. 2002

[20]前期控水条件下冬小麦的根系和群体光合作用特点. 马瑞昆,贾秀领,蹇家利,王学臣.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