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抑芽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守强
作者: 李守强;田世龙;李梅;葛霞;刘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抑芽剂;应用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马铃薯
ISSN: 1672-3635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5 期
页码: 285-287
摘要: 在常温和低温两种贮藏条件下,分别在陇薯3号和陇薯6号上进行了马铃薯抑芽剂的应用效果研究,计算了各处理的腐烂率、失重率和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常温贮藏5个月,对照的腐烂率为5.36%~6.87%、失重率为16.05%~19.76%、抑芽率均为0,其余各处理的腐烂率为3.60%~4.90%、失重率为11.41%~16.15%、抑芽率为78.21%~84.78%;低温贮藏7个月,对照的腐烂率为2.45%~2.72%、失重率为17.64%~20.35%、抑芽率均为0,其余各处理的腐烂率为2.04%~2.56%、失重率为13.85%~18.08%、抑芽率为96.01%~97.52%。由此可知,马铃薯抑芽剂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都能够抑制马铃薯发芽,但是低温抑芽效果优于常温。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抑芽剂对贮藏马铃薯品质与出芽的影响. 丁映,张敏,雷尊国,范士杰. 2009
[2]几种化学试剂对马铃薯的抑芽效果. 丁映,张敏,雷尊国,范士杰. 2008
[3]化学试剂处理对贮藏后马铃薯品质变化的影响. 丁映,张敏,雷尊国,范士杰. 2009
[4]抑芽剂对马铃薯的效果试验. 李守强,李梅,葛霞,田世龙. 2008
[5]热分析对马铃薯抑芽粉剂中氯苯胺灵缓释机理的研究. 葛霞,田世龙,李守强,黄铮. 2010
[6]化学试剂对马铃薯贮藏抑芽效果研究. 吴旺泽,彭晓莉,刘小平. 2010
[7]马铃薯抑芽剂戴科(DEECO)的效果评价. 李树莲,孙茂林,李先平,Enrique Chujoy. 2003
[8]马铃薯对氯苯胺灵的吸收规律研究. 李守强,田世龙,李梅,葛霞,孙延霞. 2009
[9]复合防腐—抑芽剂对净装马铃薯保鲜效果的研究. 李梅,李守强,颉敏华,田世龙,刘刚. 2010
[10]富万钾有机钾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彭绣科. 2007
[11]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研究. 王天宇,沈建华,曹绍书. 2007
[12]保罗微生物酵素菌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刘峰,王凤,王超,尹树国,李力辉,王中伟. 2011
[13]稀土微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高德武,张海,王洋,刘峰. 2014
[14]烟草抑芽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陈德鑫,王凤龙,杨清林,钱玉梅,时焦,张连涛,魏颖颖. 2002
[15]辣木扦插繁殖技术. 何小龙,杨转英,肖培锴,傅小霞,马朝明,冯海燕,陈康益. 2019
[16]不同烹调方式对马铃薯中氯苯胺灵残留量的影响. 李守强,田世龙,刘刚,安丽丽,葛霞,程建新. 2011
[17]3种不同烟草抑芽剂的田间抑芽效果研究. 李俊霖,黄崇俊,石保峰,韦学平,韦建玉,贾海江,张风文,冯佳,王杰. 2022
[18]48%“地乐辛醇”乳油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效果. 陈德鑫,钱玉梅,王凤龙,吴元华,时焦,张连涛,魏颖颖. 2004
[19]“绿灵宝”复合植物营养液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王凯,尹金来,周春霖,洪立洲,丁金海,王茂文. 2000
[20]浑浊石灰水对柞蚕脓病防治效果试验. 王庆忠.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即食乌龙头黄花菜复合食品加工工艺研究
作者:李玉梅;胡生海;李明泽;李玉新;王学喜;李梅;张霁红
关键词:乌龙头;黄花菜;复合食品;加工工艺;研究
-
云南昆明地区南瓜白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鉴定
作者:高婷;李梅;朱彩华;龙荣华
关键词:南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
-
黑青稞麸皮花青素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古春梅;余鳗游;夏陈;刘廷辉;刘刚;邓俊琳
关键词:黑青稞麸皮;花青素;结构鉴定;生物活性
-
生物农药白僵菌杀虫剂的研发进展
作者:农向群;王广君;王以燕;李梅;袁善奎;冯士骞;涂雄兵;张泽华
关键词:真菌杀虫剂;白僵菌鉴定;菌种选育;规模化培养;真菌农药制剂
-
负载花椒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乳液性能评价
作者:王鑫洋;崔媛;韩相禹;闫圣坤;徐怀德;李梅
关键词: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稳定性;抑菌性能
-
不同保鲜袋包装对雾培马铃薯微型种薯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守强;田甲春;葛霞;李梅;程建新;李玉梅;田世龙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种薯;雾培法;保鲜袋;抗氧化酶;贮藏保鲜
-
缅甸甜瓜8230型大棚栽培技术
作者:朱莉;高婷;李梅;陈智云;彭国雄;刘振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