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蘖期控制灌溉对土温及水稻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雷舜

作者: 王抄抄;黄炎;黄穗华;符如壮;唐湘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分蘖期;控制灌溉;土温;干物质积累;成穗率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6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153-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超级稻在双季稻区分蘖时期的最佳控水模式,2014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场以超级稻玉香油占为试材进行大田试验。在水稻分蘖数达到不同的2个阶段分别设置2个水分梯度处理,记录了控制灌溉期间土壤温度的变化,研究了其对干物质积累动态、LAI变化动态、光合特性以及成穗率和最终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控制灌溉(0~2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0±5)%能够扩大土壤5 cm深度日温差,减少拔节前干物质积累,提高拔节期净光合速率和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优化干物质积累动态,最终提高了W1和W2处理的成穗率与产量。因此,在玉香油占分蘖期控制0~20 cm土层平均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0±5)%,能够达到节水高效栽培的目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群体成穗率与干物质积累动态关系的模拟研究. 钟旭华,彭少兵,JohnE.SHEEHY,刘鸿先. 2001

[2]液体膜在花生上应用效果研究. 成波,于照兹,姜升国,宫崇宝,沙继锋,赵振祥. 2003

[3]沟向与灌溉方式对玉米根区土温的影响. 李彩霞,周新国,孙景生. 2013

[4]低温水灌溉对花生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史普想,刘盈茹,张晓军,王月福,王铭伦. 2016

[5]生草栽培对火龙果园土壤生境和枝条病害的影响. 张绿萍,金吉林,方晓彤,王宇. 2024

[6]灌溉探头埋设深度对成龄葡萄生长特性的影响. 樊军,李世清,曾辰,王全九. 2012

[7]水分调控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 王育红,姚宇卿,吕军杰,李俊红,张洁,王聪慧,丁志强. 2006

[8]控水灌溉对口感型番茄产量营养品质及感官评价的影响. 廉晓娟,王艳,梁新书,邱永峰,王正祥. 2021

[9]控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秋菊,李明贤,迟力勇,赵宏亮,姜辉. 2009

[10]控制灌溉条件下灌水周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甄博,周新国,郭树龙,李彩霞,郭冬冬. 2015

[11]盐碱地水稻保苗控灌技术集成研究. 张永宏,苏德喜,尹志荣,桂林国,吴英龙,吴秀梅,雍伏宁. 2014

[12]宁夏灌区盐碱地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 张永宏,桂林国,尹志荣,吴秀梅,吴英龙. 2013

[13]控水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秋菊,张玉龙,李明贤,赵宏亮,迟力勇,王立志. 2010

[14]控制灌溉对南疆水稻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文孝荣,赵志强,王奉斌,唐福森,康民泰,袁杰,石书兵. 2019

[15]土壤水势控制在农业灌溉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窦超银,吕国华. 2013

[16]控制灌溉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丁国华,曹良子,周劲松,白良明,王彤彤,洛育,杨光,李柱刚,陈磊,姜辉,刘凯,刘昊飞,王雪扬,孙艳玲,黄彦,殷大伟,孙世臣,来永才. 2021

[17]基于综合生长评价体系的番茄亏缺灌溉制度研究. 黄媛,张钟莉莉,高欣娜,杜亚茹,武猛,康艺凡,于景鑫,杜鹏飞,田国英. 2022

[18]用~(14)CO_2示踪研究汕优10号不同类型群体的成穗率及光合效率. 洪晓富,蒋彭炎,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 1993

[19]增加土壤温度对高海拔生态区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景蕻,李刚华,杨从党,王绍华,刘正辉,王强盛,丁艳锋. 2010

[20]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彭春瑞,涂田华,罗晓燕.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