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伟

作者: 邓伟;陈赟娟;李荣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亚洲栽培稻;农艺性状;渗入系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1 年 06 期

页码: 68-71

摘要: 栽培稻的近缘野生种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是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基因库,也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研究选用普通野生稻作为供体亲本,以籼稻黄华占作为轮回亲本构建了一套高代回交材料。对株高、单株产量等12个性状连续两季进行了QTL定位,共发现了58个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位点,其中有11个位点在两季中都检测到,并对普通野生稻渗入片段大小、数目和染色体分布等做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普通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511.6

  • 相关文献

[1]元江普通野生稻后代镉分布特点及镉积累动态变化规律. 曾民,陈佳,李娥贤,殷富有,王玲仙,曾黎琼,郭蓉. 2022

[2]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株高和抽穗期QTL定位研究. 谭禄宾,张培江,付永彩,刘凤霞,王象坤,孙传清. 2004

[3]水稻籼粳分化研究进展. 陈雨,潘大建,曲延英,范芝兰,陈建酉,李晨. 2007

[4]水稻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杨杰,王军,曹卿,陈志德,仲维功. 2009

[5]用SSR标记比较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朱作峰,孙传清,付永彩,张培江,王象坤. 2002

[6]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 2006

[7]中国普通野生稻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宋玥,李飞,王君瑞,乔卫华,王新华,徐志健,吕树伟,汤翠凤,王记林,刘文强,朱业宝,郑晓明,杨庆文. 2020

[8]利用HMW-GS全缺失突变体快速构建Glu-1位点近等渗入系. 张星星,王召军,杨玉双,王道文,郑文明,董振营. 2016

[9]小麦-长穗偃麦草渗入系HMW-GS组成及等位变异分析. 王凌云,武宗信,贾举庆,张晓军,李欣,任文斌. 2018

[10]糯稻89-1渗入系苗期耐寒鉴定及生理机制初步分析. 潘晓雪,胡明瑜,白文钦,蒋晓英,王春萍,吴红,雷开荣. 2016

[11]抗条锈病基因YrCH5026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侯丽媛,乔麟轶,张晓军,李欣,詹海仙,畅志坚. 2015

[12]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李建波,李欣,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14

[13]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14]基于大刍草渗入系的玉米抗旱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刘爽,李珅,王东梅,沙小茜,何冠华,张登峰,李永祥,刘旭洋,王天宇,黎裕,李春辉. 2024

[15]元江普通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鉴定与分析. 卢源达,钟巧芳,王波,张敦宇,殷富有,王玲仙,程在全,陈玲. 2023

[16]小麦-中间偃麦草抗条锈病渗入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詹海仙,畅志坚,李光蓉,贾举庆,郭慧娟,张晓军,李欣,乔麟轶,杨足君. 2014

[17]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张尧忠,IDA,飞田哲,仙北俊弘,长峰司. 2000

[18]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1989

[19]光敏感核不育系在水稻广亲和性种质筛选中的应用. 罗利军,应存山,王一平. 1990

[20]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邓先能,王荔,陶大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