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一晚两增一缩一控”高产抗逆技术体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靖华

作者: 靖华;王娟玲;王裕智;马爱平;崔欢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地小麦;播种期;播种密度;施肥量;行距

期刊名称: 小麦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9 年 01 期

页码: 18-20

摘要: 在山西临汾等地针对气候变暖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提出了旱地小麦"一晚两增一缩一控"高产抗逆关键技术,其关键技术是"一晚"即推迟播种期,较传统播种期(9月24日~9月26日)推迟7~8天,即10月1日~10月3日;"两增"即增加播种密度和增加施肥量,播种密度由23万/亩提高到27万/亩,纯氮由8.5kg/亩提高到13kg/亩,P2O5用肥量由4.8kg/亩提高到7.5kg/亩;"一缩"即缩小播种行距,播种行距由现行的18~20cm缩小为15cm;"一控"即遇多雨年型,在拔节期喷施多效唑,控制倒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大麦新品种‘海花1号'产量的影响. 杜志钊,张志奇,陆瑞菊,何为志,黄剑华. 2013

[2]籽用工业大麻"汾麻3号"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赵铭森,高金虎,冯旭平,孟晓康,康红梅. 2019

[3]大麦新品种‘海花1号’的栽培技术. 张志奇,杜志钊,陆瑞菊,何为志,黄剑华. 2013

[4]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雷钧杰,宋敏. 2007

[5]不同密度与播种期对菊苣产量的影响. 何静,韩永芬. 2015

[6]棉花最适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量的关系. 金路路,徐敏,王子胜. 2017

[7]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大麦新品种“花1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志伟,施晓钟,陈银华,陆瑞菊,黄剑华. 2009

[8]黑膜全膜双垄栽培陇薯10号原种产量与氮磷施用量及密度的关系研究. 谢奎忠,陆立银,胡新元,罗爱花,张彤彤. 2015

[9]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青稞分蘖动态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郭案铭,吴昆仑,姚晓华,郭童鑫,姚有华. 2024

[10]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 2004

[11]行距与播种量和施肥量对塔乌库姆冰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梁维维,刘梦,李莉,李亮,麦丽亚,贾纳提. 2019

[12]播种期、播种量和肥料用量对毛叶苕子产草量及籽实产量的影响. 范霞,段玉,段海燕,张君,姚俊卿,安昊. 2012

[13]苏香粳1号的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周新伟,王建平,朱兴连,谢裕林,乔中英,朱勇良. 2001

[14]红小豆不同密度、播期、施肥量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赵志强,王巍. 2011

[15]不同播种期、密度、施肥量对夏播绿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孙桂华,陈振武. 2004

[16]旱地小麦新品种介绍. 张宾,王法宏. 2016

[17]抗旱种衣剂对旱地小麦产量及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王宏兵,程天灵,李雪,王文平,李巧俊. 2019

[18]抗旱节水小麦分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刘莉,裴磊,卫云宗. 2020

[19]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探讨. 张俊灵,闫金龙,冯丽云,张东旭. 2020

[20]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鲁清林.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