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营养素配比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及肌肉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晓梅

作者: 朱晓梅;章龙珍;刘鉴毅;赵峰;宋超;王妤;张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点篮子鱼幼鱼;饲料;蛋白质;脂肪;糖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342-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金字塔"设计法,用蛋白质、脂肪、糖作为饲料组成变量配制21组饲料,对不同配比饲料影响平均体重(6.43±0.17)g的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的生长效果进行研究,确定点篮子鱼幼鱼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最佳拟合比例。各试验组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范围分别设为27%~45%、3%~18%和15%~24%,实验共持续56 d。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鱼体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增重率影响最大,脂肪水平的降低对鱼体生长有利,糖水平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较小。低蛋白水平下,即饲料蛋白质水平低于40.38%时,饲料中脂肪水平和糖水平的升高或降低均不利于鱼体的生长;蛋白质水平高于43.75%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饲料不能明显提高鱼体生长性能。当饲料中蛋白质水平为40.38%~42.49%、脂肪水平为6.33%~7.87%、糖水平为19.52%~21.14%时,鱼体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最为理想。肌肉测定结果表明,点篮子鱼这种杂食性鱼类,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大于38.44%时,蛋白质就能在点篮子鱼肌肉中较好地沉积,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饲料不会显著提高肌肉中蛋白质的沉积,却会使脂肪和糖原的沉积量增加。综合点篮子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组成的研究结果,确定点篮子鱼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最佳拟合比例为42.49%、6.33%和21.14%。

分类号: S963.3

  • 相关文献

[1]绿盲蝽越冬卵的耐寒能力. 卓德干,李照会,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 2012

[2]熊蜂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王欢,徐希莲. 2018

[3]饲料中主要能量物质对大菱Ping幼鱼生长的影响. 马爱军,陈四清. 2001

[4]投喂频率对异育银鲫高糖、高脂饲料利用的影响. 何吉祥,崔凯,徐晓英,李海洋,吴明林,蒋阳阳,侯冠军. 2014

[5]大豆不同品种根内类黄酮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段玉玺,李海燕,陈立杰,陈井生. 2014

[6]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无性系花蕾花药的生化分析. 张克中,赵祥云,黄善武,陆长甸,张启翔. 2003

[7]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不育系及杂交一代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 侯喜林,刘荣云,张竹青,马艳青. 2004

[8]辣椒杂种一代生化特性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侯喜林,刘荣云,张竹青,马艳青,戴雄泽,陈文超,周群初,李雪峰. 2004

[9]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邹学校,周群初,刘志敏,文锦芬. 2002

[10]黄花美冠兰花芽分化过程中假鳞茎的代谢特征研究. 王存,尹俊梅,杨光穗,黄素荣,张欢,张志群. 2015

[11]羊脑多头蚴抗原的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孙晓林,窦兰清,朱兴全,付宝权,柴忠威. 2000

[12]基于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技术的螺旋藻产品品质分析. 刘海静,孙素琴,李安,哈益明. 2012

[13]辣椒雄性不育杂种一代生化特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刘荣云,张竹青,马艳青,戴雄泽,陈文超,周群初,李雪峰. 2004

[14]化学物质解除休眠过程巨峰葡萄芽糖类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白先进,党剑,李杨瑞. 2006

[15]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肌肉组分、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鲁耀鹏,汪蕾,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郑佩华,冼健安. 2018

[16]4种饲料投喂对鲻(Mugil cephalus)生长及鱼体组成的影响. 郭永坚,罗昭林,阴晓丽,李俊伟,朱长波,颉晓勇. 2015

[17]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脂肪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稚鱼生长的影响. 邱岭泉,曲秋芝,张永旺. 2001

[18]罗氏沼虾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 吴锐全,黄樟翰,肖学铮,卢迈新,谢骏. 2000

[19]白菜型油菜黄、黑籽间种皮、胚中蛋白质、脂肪及其组份的比较研究. 赵成松,李强生,李布青,张慧玲,储跃宇,张曼琳,陈贺彩,赵仁渠. 1994

[20]鳡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张竹青,杨兴,周路,王金乐,张玲.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