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健康奶牛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测定及其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永明

作者: 何永明;王清兰;焦淑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奶牛;产后期;血液流变学;血瘀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学报

ISSN: 1005-4545

年卷期: 2002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290-2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产后健康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 ,验证“产后血瘀”这一传统生理观的客观存在 ,对 18例奶牛产后期(产后 1~ 30 d)血液流变学的全血比粘度高、低切 (η b80 s- 1 、η b2 0 s- 1 ) ,血浆比粘度 (η p) ,红细胞压积 (PCV)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低切 (η r80 s- 1 、η r2 0 s- 1 ) ,红细胞聚集指数 (AI) ,红细胞刚性指数 (IR)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FG)等 9项指标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表明 ,产后 15、30 d与新产时 (产后 1~ 7d)比较 ,除 AI、η r2 0 s- 1外 ,其余 7项指标至少在某一时间段呈现差异极显著或显著 (P<0 .0 1或 P<0 .0 5 )。本试验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初步揭示了母畜“产后血瘀”这一论点的客观科学性

分类号: S823.1

  • 相关文献

[1]奶牛产后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动态变化规律. 何永明,王清兰,焦淑贤. 2001

[2]奶牛产后营养状况与生殖机能恢复相关分析. 魏学良,王新华,李菊梅,周鹏飞,李跃民,陆东林,白广臣,朱明轩. 1998

[3]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血清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刘春龙,李忠秋,张帆,姜文博,孙双,徐岩,马宁. 2009

[4]血液流变学在奶牛蹄叶炎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董书伟,李巍,张世栋,王东升,苗小楼,严作廷,杨志强. 2015

[5]TDP穴区照射调整奶牛分娩前后血液流变性的研究. 王清兰,郭克峻,焦淑贤,张洪友,聂家津,陈德民,田青春. 2000

[6]产后健康奶牛血液流变学和氧自由基变化. 何永明,刘钟杰,许剑琴,焦淑贤,王清兰. 2002

[7]祛衣灵灌注液对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王晓丽,戴鼎震,夏兴霞,蒋兆春,胡元亮. 2007

[8]荷斯坦奶牛产后期血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刘姗姗,陶金忠,赵国顺,赵兴绪,杨永新. 2017

[9]‘荷斯坦奶牛’产后期乳汁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刘姗姗,陶金忠,赵国顺,赵兴绪,杨永新. 2016

[10]日粮添加镁、硒、铬对热应激肉仔鸡血清生化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海涵,杨鹰. 2010

[11]骡几种舌色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相关性. 严作廷,巩忠福,谢家声,罗超应,杨锐乐,杨国林,黄虎祖,尚清彦. 2006

[12]流产母马血液流变学研究. 严作廷,荔霞,王东升,张世栋. 2011

[13]活血化瘀治则的实验研究(三)马趴窝病的血液流变性及治疗后的变化特点. 成章瑞,路振海,段习文,刘端庄. 1986

[14]骡不同舌色血液动力流变学的特征. 严作廷,巩忠福,杨锐乐,罗超应,段习文,罗永江,谢家声,黄虎祖,尚庆颜,余四九. 2005

[15]活血化瘀治则的实验研究(二)几个复方对家兔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和血小板数量的影响及比较. 成章瑞,路振海. 1985

[16]奶牛酮病刍议. 薛瑞益,韩敏,刘晓松. 2005

[17]应用PCR试剂盒对奶牛结核病的检测. 吴位珩,孙启跃,徐景峨,杨莉,文才智,乐琼,杨茂生. 2012

[18]浅谈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刘镜,张晓可,孔德顺,何金平. 2010

[19]奶牛生产瘫痪的研究进展. 王振玲,韩敏,刘晓松,祁生旺. 2005

[20]菜籽饼(粕)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申跃宇,尹佩辉,莫放.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