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尖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mucronata)江苏分离群体形态学和分子特征描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辉

作者: 冯辉;魏利辉;陈怀谷;周益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尖潜根线虫;形态学鉴定;扫描电镜;ITS-rRNA比较;进化树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6 年 46 卷 04 期

页码: 474-4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spp.)是一类寄生于水稻根部的重要病原线虫,在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皆有分布,然而江苏稻区有关该线虫发生和危害鲜有报道。从江苏省农科院水稻实验田采集的水稻根部分离到大量潜根线虫,利用光学和扫描电镜显微观察确定所分离到的线虫优势种群为细尖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mucronata),de-Man形态学数据显示江苏分离群体与其他已报道的H.mucronata分离群体具有一定差异,但基本处于标准模式值范围。分别对ITS-rRNA、28S rRNA D2-D3扩展区、18S rRNA、细胞色素氧化酶c亚基I(COI)和热激蛋白90(Hsp90)序列进行PCR扩增,新获得的H.mucronata ITS序列与中国台湾和比利时分离群体具有高度相似性,同时比较各分离群体的ITS1、5.8S和ITS2序列碱基变异,显示我国江苏、台湾和比利时群体差异最小。基于28S rRNA D2-D3扩展区、18S rRNA和ITS-rRNA序列构建的贝叶斯和最大似然进化树将潜根线虫划分为3个进化分支,与已报道的其他H.mucronata种群共同位于第二分支。

分类号: S435.11

  • 相关文献

[1]抗南方根结线虫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及鉴定. 叶德友,钱春桃,陈劲枫. 2011

[2]湖北省桑椹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周建华,朱志贤,李勇,莫荣利,于翠,胡兴明,邓文. 2018

[3]花生ABI3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载体构建. 王云云,孙全喜,王秀贞,唐月异,吴琪,张青云,曹广英,祁雪,张君. 2016

[4]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衍生后代SNTE0923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任学军,孙蕾,何莉炜,胡铁峰,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5]橡胶树COP9家族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吴绍华,张世鑫,邓小敏,陈月异,田维敏. 2019

[6]我国桔梗上一种新病害匍柄霉叶斑病的病原. 周艳芳,王燕春,赵伟强,徐佳,路培,郑力嘉. 2018

[7]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种衍生后代HBOT 09035形态学、细胞学和白粉病抗性鉴定. 孙蕾,胡铁峰,何莉炜,孙会改,周印富,林小虎,王洪刚. 2012

[8]宁夏春大豆炭疽病病原菌形态学分类鉴定研究. 连金番,杜宜新,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郝吉兵. 2019

[9]新疆石河子地区明亮熊蜂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冯广余,王建. 2018

[10]新疆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发生危害调查及病原菌鉴定. 杨波,郭成瑾,王喜刚,沈瑞清. 2019

[11]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高俊峰,高忠燕,王丽坤,张显光,崔宇超,侯美如. 2019

[12]冷藏蓝莓致腐霉菌的鉴定及其对果实软化的影响. 王琛,高雅,张晓黎,韩艳秋,吴兴壮. 2020

[13]基于形态特征和多基因联合序列鉴定卵孢长根菇蛛网病病原菌. 刘国丽,李红,龚娜,邓会超,张敏. 2020

[14]苎麻WRKY转录因子的序列分析. 付莉莉,刘头明,朱四元,汤清明,唐守伟. 2013

[15]一种茶枝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分析. 张兰,郭华伟,李梦菡,廖杨文科,李鑫,韩文炎. 2019

[16]苎麻和大蒜FLOWERING LOCUS T基因家族比较和进化分析. 高馨悦,严理,刘头明. 2021

[17]安徽省草莓空心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宁志怨,伊兴凯,魏发胜,钱小强,孔晶晶,黄锡桂,张殿兴,田峰. 2020

[18]安徽省'甜查理'草莓红叶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宁志怨,伊兴凯,兰伟,黄锡桂,张殿兴,董玲,钱小强. 2019

[19]亚洲柑桔间座壳菌生长条件及纳米试剂室内毒力研究. 姚廷山,莫其会,钟林宇,胡军华,晏承泉,李庆春,杨颜芳. 2023

[20]拟禾谷根结线虫江苏分离群体形态学和分子鉴定. 冯辉,聂国嫒,陈曦,张金凤,周冬梅,魏利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