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牡蛎中类HBGAs的分型及与诺如病毒P粒子结合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丽萍

作者: 马丽萍;苏来金;赵峰;周德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牡蛎;组织血型抗原;诺如病毒;结合特性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5 年 10 期

页码: 3970-3975

摘要: 目的了解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消化道组织中类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的类型特点,分析其与诺如病毒的结合特性,以探讨长牡蛎富集诺如病毒的机制。方法利用8种HBGAs单克隆抗体,建立长牡蛎中类HBGAs检测的ELISA方法,并分析其主要型别。同时,利用5种体外表达的GII.4型诺如病毒P粒子分析其与长牡蛎中类HBGA的结合特性。结果长牡蛎消化道组织中存在类A,H1,Lea和Ley型HBGA;55019株(2006b变异株)和97-1l株(95/96US变异株)GII.4型诺如病毒P粒子可通过类A、H1和Ley型HBGA与长牡蛎消化道组织相结合,91(Camberwell_91株)和42(Hunter_2004)株可通过类Ley型HBGA与长牡蛎消化道组织相结合,156株(sakai株)不与任何类型类HBGA结合。结论长牡蛎消化道组织中存在类A、H1、Lea和Ley型HBGA,GII.4型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类A、H1和Ley型HBGA与长牡蛎消化道组织相结合。

分类号: R155.5

  • 相关文献

[1]GI.5和GII.4诺如病毒P蛋白的克隆表达及与长牡蛎类HBGAs的结合特性. 佟利惠,杨敏,王珊珊,王大军,王明丽,周德庆. 2024

[2]贝类中3种组织血型抗原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分型. 刘帅帅,姚琳,马丽萍,周德庆,赵峰. 2013

[3]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P区二聚体的表达及其与受体结合能力分析. 胡波,范志宇,王芳,魏后军,宋艳华,仇汝龙,徐为中,薛家宾. 2016

[4]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与受体HBGAs结合位点的初步分析. 李珊珊,范志宇,胡波,宋艳华,魏后军. 2015

[5]茶尺蠖普通气味结合蛋白EoblGOBP2与茶树挥发物的结合功能研究. 崔宏春,张林雅,陈玲,余继忠,李红亮. 2014

[6]麦长管蚜两种嗅觉蛋白结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尹姣,邓思思,李克斌,曹雅忠. 2010

[7]斜纹夜蛾化学感受蛋白SlitCSP2的表达模式定位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 汪洋,陈俊元,许汝冰,王福莲,李传仁,谭晓玲,董小林. 2022

[8]Q型烟粉虱化学感受蛋白CSP1与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征. 吴帆,张晓曼,赵磊,崔旭红,李红亮,罗晨. 2015

[9]中国春小麦GBSS与淀粉颗粒结合特性的研究. 郭华,王宪泽,李海雷,高艾英,田纪春. 2007

[10]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结合特性分析. 白树雄,何康来,王振营. 2013

[11]贝类中诺如病毒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苏来金,周德庆,马丽萍,曹慧慧. 2009

[12]GII型诺如病毒VP2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研究. 姚琳,寇晓霞,江艳华,王联珠,吴清平,翟毓秀. 2012

[13]生鲜食品中诺如病毒污染与作用受体的研究进展. 刘慧,马丽萍,周德庆. 2017

[14]诺如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朱静,熊菀,许红梅. 2018

[15]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廖小艳,陈丽丽,白亚龙. 2021

[16]装甲RNA在牡蛎中诺如病毒4种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曲梦,江艳华,李风铃,姚琳,逄凤娇,王联珠,翟毓秀. 2019

[17]贝类中GⅠ、GⅡ诺如病毒快速检测与分群方法的建立. 苏来金,赵峰,马丽萍,周德庆. 2019

[18]诺如病毒在贝类中的富集特性与机制研究进展. 周德庆,苏来金,赵峰,马丽萍. 2015

[19]基于Qbeta噬菌体装甲RNA技术的诺如病毒RNA标准参考样品的研制. 张奇,姚琳,江艳华,李风铃,张媛,许东勤,朱文嘉,郭莹莹,王联珠,翟毓秀. 2018

[20]食源性诺如病毒在果蔬农产品中的污染及检测研究. 谢雅晶,刘贤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