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军

作者: 王军;刘肖;索玉娟;白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源性疾病;食源性致病菌;米酵菌酸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ISSN: 1004-8456

年卷期: 2024 年 36 卷 011 期

页码: 1298-13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唐菖蒲椰毒亚种)是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致病菌,其产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人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综述系统整理了相关文献,回顾和总结了该菌及其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唐菖蒲椰毒亚种命名和检验方法历史沿革,米酵菌酸毒素化学特性、产毒基因、产毒影响因素、毒性机制及去毒策略等。旨在提高公众对该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为食品行业、监管机构和公众提供科学参考,为预防和控制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R155.5

  • 相关文献

[1]黄瓜枯萎病拮抗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L1-3的分离鉴定及防病促生效果. 李亚莉,侯栋,岳宏忠,张东琴,段艳巧. 2022

[2]改良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银耳和木耳中米酵菌酸. 邹攀,段圣省,胡西洲,郑丹,夏珍珍,夏虹,彭西甜. 2021

[3]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测定秸秆发酵饲料中米酵菌酸和毒黄素. 索德成,肖志明,张晶,王石,冯玉超,管鑫,李阳,樊霞. 2022

[4]沙门氏菌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导致的食源性疾病. 韩晗,韦晓婷,魏籦,姜金仲,王冉. 2016

[5]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 马志永. 2009

[6]鲜食蔬菜中食源性病原菌污染及防控. 高铭营,李宝聚,石延霞,谢学文,孙军德,张建中. 2009

[7]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 吴永常. 2005

[8]辐照技术在食品安全中作用. 邵琳. 2009

[9]辽宁省农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原因分析. 王盛威,龙峰,孟琳,周利媛. 2011

[10]食品加工过程中致病菌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 史贤明,施春雷,索标,吴正云. 2011

[11]猪肉中常见致病菌的多重直接PCR法的建立与应用. 宋雪,赵格,王娟,黄秀梅,盖文燕,赵建梅,曲志娜,李月华,张林波,王君玮. 2017

[12]山东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 盖文燕,王娟,曲志娜,王君玮,黄秀梅,王玉东,赵思俊,洪军. 2015

[13]水产品中4种常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翁思聪,朱军莉,励建荣. 2011

[14]市售鸡肉产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的研究. 孙晓明,张海妍,张松山,孙宝忠. 2010

[15]多频脉冲电子舌鉴别食源性致病菌. 赵广英,黄建锋,邓少平,田师一. 2009

[16]多重PCR鉴定动物源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方法的建立. 盖文燕,王君玮,王娟,曲志娜,黄秀梅,赵思俊,李玉清,翟海华. 2014

[17]食源性致病菌焦磷酸通用引物测序方法的建立. 赵新,王永,兰青阔,陈锐,朱珠,余景会,李欧静,郭永泽. 2013

[18]鸡蛋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赵格,宋雪,赵建梅,王娟,曲志娜,黄秀梅,刘鲜鲜,王君玮. 2016

[19]食源性致病菌PCR检测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白亚龙,索玉娟,周昌艳. 2017

[20]红薯淀粉废水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张可可,王雅棋,张莉,刘吉雨,王伦,曾晓瑜,于少猛,张广乐,席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