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控产品对镇江地区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新凤

作者: 张新凤;张国;于居龙;余向阳;程金金;吴雪芬;束兆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化控产品;抗折力;节间长度;抗倒;产量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4 年 41 卷 004 期

页码: 35-39

摘要: 为验证不同化控产品对小麦倒伏的预防效果,在小麦不同时期喷施“矮壮丰“”灵滟“”植播龙“”百睿“”穗伴侣”5种化控产品,调查处理后小麦茎秆的抗折力、鲜质量、干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化控产品通过降低小麦第1节间、第2节间或穗茎节间长度从而降低小麦高度,降低小麦倒伏的可能性。拔节期喷施“矮壮丰”、返青期和拔节期喷施“灵滟”、拔节前施用“植播龙”能明显降低小麦第1节间的长度,返青期和拔节期喷施“灵滟”还能降低第2节间的长度,破口期喷施“穗伴侣”可降低穗茎节间的长度。5种化控产品处理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增产幅度为7.73%~20.62%,以“穗伴侣”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7 593.75 kg/hm2),比对照增加20.62%,增产原因主要为增加单位面积穗粒数和穗数。从抗倒伏角度看,返青-拔节期田间喷施“灵滟”(900 m L/hm2)加胺鲜酯(150 m L/hm2)可有效降低小麦株高,增加小麦抗倒伏能力;从抗倒伏和增产的角度看,在破口期喷施“穗伴侣”(1 500 m L/hm2),对水450 L喷雾,可增加小麦穗长和穗粒数,在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能有效防止小麦成熟期倒伏。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不同用量缓释氮对超级稻节间长度和抗倒性的影响. 许凤英,马国辉,田小海,周游. 2011

[2]硅肥对高粱产量、光合速率以及抗折力影响的研究. 范娜,白文斌,董良利,曹昌林,彭之东,史丽娟,张建华,李光,郑殿峰. 2015

[3]播量对缩行带状滴灌燕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杨志雪,刘景辉,米俊珍,孙婧,赵宝平,任长忠,田露,郑成忠. 2024

[4]劲丰谷德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陆海空,杨文飞. 2016

[5]二氢卟吩铁和调环酸钙对花生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宋佳敏,尤杰,文章荣,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 2023

[6]大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用稀施保的效果研究. 陈健,乔海龙,陈和,沈会权,陶红,臧慧. 2011

[7]不同蛋白质含量类型小麦的茎型指标分析. 高德荣,郭文善,封超年,张伯桥,朱新开,彭永欣. 2007

[8]不同叶龄喷施金得乐对玉米茎秆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强,武文明,彭晨,王世济. 2019

[9]寒地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初步研究. 马瑞. 2009

[10]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 2000

[11]不同栽培条件对冬小麦基部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 李豪圣,刘爱峰,刘建军,程敦公,宋健民,赵振东,卓一鸣. 2008

[12]水稻不同生育期茎秆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抗倒伏能力的关系. 朱镇,张亚东,陈涛,赵庆勇. 2011

[13]粒粒饱对水稻品种后期活性及抗折力的影响. 童继平,吴跃进,刘学军. 2003

[14]密度和氮肥对济麦20基部茎秆形态结构的影响. 李豪圣,刘建军,程敦公,赵振东. 2007

[15]黄淮麦区南片小麦抗茎倒种质筛选及相关特性分析. 张煜,任伟,韩留鹏,李正玲,赵明忠,齐学礼. 2023

[16]不同苎麻品种(系)茎秆抗折力和植株性状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陈平,马兰,朱爱国,陈继康,高钢,陈坤梅,欧文静,喻春明. 2019

[17]大麦化控药剂禾丰素的作用特点及使用技术. 申玉香,赵德才,陶红,王海洋,杨华. 1999

[18]高油高产 抗病抗倒―辽豆14号大豆. 王德生. 2008

[19]新型增产抗倒营养剂劲丰在小麦后期应用的生物学效应. 杨文飞,曹晓利,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2011

[20]耐热抗倒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广两优矮93的选育. 陈庭木,潘启民,王宝祥,樊继伟,樊宁声,刘金波,方兆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