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绿豆与甘蔗套种及秸秆还田模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利荣

作者: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秦芳;李琴;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豆;甘蔗;套种;秸秆还田;肥力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7 年 11 期

页码: 2461-24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探讨甘蔗/绿豆套种模式及绿豆秸秆还田的肥力效应,寻求最佳绿豆播种、秸秆还田期。【方法】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套种(甘蔗播种期播种绿豆+绿豆结荚期还田)处理的绿豆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最高;绿豆秸秆还田后,初期秸秆表面覆盖处理和深埋处理的氮、磷、钾养分降解率基本相同,后期表面覆盖处理的降解率高于深埋处理;套种绿豆对甘蔗出苗、分蘖有一定负面影响,且套种时间越早影响越大;套种绿豆各处理的绿豆秸秆在任何时期还田都可提高甘蔗株高、茎径、单茎重,甘蔗播种期播种绿豆+绿豆结荚期还田处理的甘蔗产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套种绿豆对蔗糖锤度无显著影响。【结论】甘蔗套种绿豆和绿豆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和甘蔗产量,且对蔗糖锤度无显著影响,以甘蔗播种期播种绿豆和绿豆结荚期进行表面覆盖还田处理效果最佳。

分类号: S141.4`S522`S566.1

  • 相关文献

[1]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模式. 裴泽莲,王福义,程晋,姚志刚,王帅,任桂君,范玉萍. 2014

[2]沈阳市沈北新区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现状. 安鹤峰. 2021

[3]广灵县谷子套种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张旭丽. 2020

[4]华南地区秋茬南瓜套种绿豆栽培技术. 刘文君,周建辉,陈宝玲,范爱丽,张曼. 2020

[5]辣木—绿豆套种栽培技术. 葛朝红,刘彦霞,周永萍,赵海龙,师树新. 2017

[6]南方蔗作土壤与养分状况分析. 张跃彬,刘少春. 2004

[7]德宏州水田甘蔗套种马铃薯的发展与思考. 杨光琴,张永港,范源洪,康宁,杨世成,郭兆建. 2013

[8]蔗地套种玉米对甘蔗的影响及套种栽培技术. 侯本军,白翠云,林力,王敏芬. 2012

[9]甘蔗套种马铃薯机械化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甘蔗养分吸收的影响. 刘晓燕,梁强,庞天,李毅杰,徐林,吴凯朝,邓智年,宋修鹏,李杨瑞,王维赞. 2021

[10]氮肥减量条件下间作绿豆压青对甘蔗生长及氮代谢的影响. 谢金兰,林丽,李长宁,罗霆,莫璋红. 2020

[11]甘蔗、柑橘间套种绿豆品种筛选试验. 蔡庆生,陈燕华,李经成. 2013

[12]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苏利荣,何铁光,苏天明,李琴,秦芳,李杨瑞. 2019

[13]不同间种绿豆方式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王维赞,李长宁,李毅杰,梁强,刘晓燕,朱秋珍. 2014

[14]甘蔗间套种早熟绿豆品种比较试验. 王维赞,刘晓燕,李毅杰,朱秋珍,梁强,李长宁,梁阗. 2013

[15]心土层肥力差异对大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春雨,王秋菊,高中超,张劲松,刘峰. 2016

[16]玉林市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状况分析与评价. . 2014

[17]赤水河上游水源涵养林的土壤特征. 喻阳华,刘桂华,杨苏茂. 2017

[18]近年来黑土耕地土壤肥力变化研究进展. 郑永照,秦玉波,岳杨,董本春,李岩,李凯. 2016

[19]有机培肥方式对设施蔬菜-水稻种植模式产量及肥力的影响. 沈明星,姚月明,刘凤军,吴彤东,陆长婴. 2004

[20]黄岩主要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冯先橘,林媚,温明霞,张伟清,平新亮,王天玉,姚周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