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测验种及群体×测验种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文科

作者: 梁文科;张守林;张文生;张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群体;自交系;配合力;杂种优势群;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33-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9个热带、温带群体和4个优良自交系进行NCⅡ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河南安阳中棉所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田间鉴定,了解9个群体和4个自交系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鉴定其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研究群体种质及群体×测验种互作的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群体Suwan1和SGC4的一般配合力(GCA)表现最为突出;自交系HZ111在黄淮海地区有潜在的利用价值;WBMC4×丹340、辽旅群体×掖478、憨头苞谷×掖478、辽旅群体×美22和BSSSC9×HZ111的特殊配合力(SCA)表现突出;群体×测验种的互作对总方差的贡献最大。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群切实可行,利用地理和种质基础远缘的群体材料与国内系组配,获得强优势组合的机会增加,群体的利用效率明显加大。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抗黄曲霉玉米群体GT-MAS:gk的配合力效应与杂种优势群划分. 李洪,李爱军,董红芬,王守才. 2008

[2]外来玉米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叶雨盛,王晓琳,李月明,李哲,刘晶,刘志新,王延波. 2012

[3]利用SNP标记及配合力划分超甜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贺囡囡,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弓雪,卢生乔,韦桂旺,吕巨智. 2021

[4]CIMMYT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分析. 李明顺,张世煌,潘光堂,李新海,夏先春,田清震,白丽. 2005

[5]玉米黄粒系产量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 番兴明,谭静,黄必华,刘峰. 2001

[6]24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与中国温带玉米四大优势群代表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研究. 吴健聪,徐春霞,陈洪梅,谭静,韩学瑞,黄必华,番兴明. 2007

[7]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初步分析. 番兴明,谭静,黄必华,刘峰. 2001

[8]优质蛋白玉米黄粒系产量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模式的分析(英文). 番兴明,谭静,黄必华,刘峰. 2001

[9]新疆中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和杂种优势群研究. 桑志勤,陈树宾,段震宇,王友德,王婷,郭斌,李玉梅. 2014

[10]常用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划分及种质创新.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11]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潘光堂,白丽,彭泽斌. 2002

[12]温热种质改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周小辉,岳尧海,赵万庆,金明华. 2009

[13]24份热带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邹成林,谭华,黄开健,黄爱花,翟瑞宁,莫润秀,韦新兴,杨萌,吕巨智,黄艳芬. 2022

[14]36个贵州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邱红波,叶雨胜,戴保威,彭忠华. 2009

[15]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杨文鹏,关琦,杨留启,王伟,张文龙,祝云芳,潘敏娜,沈建华,赵致. 2011

[16]2008~2014年广西审定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 林秀芳,陈勤平,袁维科. 2015

[17]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的研究进展. 叶雨盛,陈徇,刘欣芳,石清琢,王国宏. 2011

[18]黄淮麦区杂交小麦亲本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史秀秀,毕晓静,马守才,亓佳佳,韩芳,张改生,牛娜. 2013

[19]20份美国中熟玉米杂交种选系及配合力分析.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陈青利. 2019

[20]利用配合力和分子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段智利,姚文华,黄云霄,汪燕芬,罗黎明,徐春霞,陈洪梅,谭静,番兴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