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的花培育种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彩虹
作者: 梁曼玲;粟学俊;禤绮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温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绿苗;育种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2 年 15 卷 04 期
页码: 10-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比较了几个来源于安农S的籼型低温敏核不育系和培矮64S的花药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安农S系列的花药培养力显著低于培矮64S,但这类不育系在南宁3月中旬以前播种花药培养的平均绿苗率(以花药计)可达到2%左右,后代群体可满足选育的需要;6~8℃低温预处理7~8d、采用M8诱导培养基配以1~2mg/L2,4-D+1mg/LKT+3mg/LNAA的复合型激素组合均可提高其花药培养效果,并从花培后代中筛选出基因纯合的二倍体不育株系。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花药培养研究——Ⅰ.提高花粉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研究. 庞汉华,舒理慧,吴妙燊,孙恢鸿. 1991
[2]大麦花培育种的绿苗高效再生. 黄剑华,陆瑞菊,张玉华,孙月芳,颜昌敬. 1991
[3]胡萝卜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 宋金龙,裴红霞. 2010
[4]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及其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 姚栋萍,李莺歌,吴俊,伍富根,邓启云. 2015
[5]花药培养在中美水稻杂交新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余波,李闯,曾生元,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周义文,姚维成,孙立亭,杜灿灿,龚红兵. 2017
[6]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广亲和恢复系花培效果比较. 李兴莲,谢戎,邓锡洪,何光华,杨正林,左永树,吴丽君. 1995
[7]小麦花药培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海燕,康明辉,黄冰艳,赵永英,张丹,相志国,李莉,范黎明. 2011
[8]花药培养技术在小麦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中的应用. 王炜,叶春雷,杨随庄,陈琛,罗俊杰. 2018
[9]花药培养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 朱德瑶,丁效华. 1992
[10]小麦新品种花521的选育. 温之雨,王培,张艳敏. 2000
[11]玉米花药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文仁来,田树云,苏月贵,何静丹. 2012
[12]生物技术在芦笋育种中的应用. 周劲松,汤泳萍,熊春晖,罗绍春,陈光宇. 2016
[13]花药培养育种意义及在茶树育种中研究进展. 赵洋,杨培迪,成杨,梁国强,杨阳. 2013
[14]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姚秋菊,常晓轲,程志芳,韩娅楠,张玉乐,王彬,刘卫. 2021
[15]广西野生稻种质在高蛋白育种中的应用初探. 梁世春,徐志健,梁云涛,陈成斌,陈荣林. 2006
[16]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的一些进展. 黄剑华. 1998
[17]同源四倍体水稻花药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 秦瑞珍,宋文昌,郭秀平. 1992
[18]大麦花药离体诱变及铝胁迫下的培养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周润梅,黄剑华. 2005
[19]培矮64S繁殖技术探讨. 罗孝和,邱趾忠. 2000
[20]不同光照条件对水稻花培苗分化的影响. 邹美智,朴钟泽,李艳萍.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丰田1A所配杂交稻组合特点及新组合丰田优1999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夏州藩;李冬秀;黄兵;夏志凡;骆斌;梁曼玲;黄运川;粟学俊;韦宇
关键词:杂交稻;丰田1A;弱感光型;丰田优1999;优质
-
基于40K基因芯片的326份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与重要病虫抗性基因鉴定
作者:杨行海;韦宇;夏秀忠;李冬秀;梁曼玲;粟学俊;阎勇
关键词:水稻;4K基因芯片;褐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
-
三系杂交水稻"丰田优089"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梁益珍;韦宇;夏州藩;粟学俊;梁曼玲
关键词:杂交水稻;丰田优089;高产;制种技术
-
施氮量对优质杂交稻丰田优553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陈雷;韦宇;张晓丽;李冬秀;高国庆;粟学俊;吕荣华;陶伟;唐茂艳;梁天锋
关键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施氮量;干物质;产量;氮肥利用率
-
超级稻杂交组合丰田优553在海南的制种技术
作者:李冬秀;夏州藩;韦宇;梁曼玲;黄运川;粟学俊
关键词:杂交水稻;丰田优553;海南;制种
-
秀优395在南宁作双季晚稻制种高产技术
作者:梁曼玲;粟学俊;陈彩虹;黄运川;阎勇
关键词:感光型杂交水稻;秀优395;制种技术
-
重组自交系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作者:夏秀忠;粟学俊;陈彩虹;梁曼玲;阎勇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QTL定位